影像学报告有脑外间隙增宽,就提示有后遗症吗?

影像学报告有脑外间隙增宽,就提示有后遗症吗?
文献报道,婴儿额叶和颞叶前方的蛛网膜下腔从婴儿出生到6个月呈逐渐增宽的变化趋势,然后逐渐缩小 。 额叶前方间隙最大宽度为6毫米,颞叶前方为9毫米,只有超过正常值时才考虑异常 。 我们常常在门诊看到未超过正常值也被诊断为脑外间隙增宽 。  如果结果超过正常值,仍然需要鉴别是外部性脑积水还是脑萎缩 。 外部性脑积水属交通性脑积水范畴,也有专家称为“婴儿良性蛛网膜下腔增大”,是一种婴儿期(1岁以下的宝宝)良性自愈性疾病,大多没有后遗症;脑萎缩一般会有智力运动发育落后等后遗症 。  因此,在影像学检查出宝宝大脑异常后,根据异常的原因、病灶大小、位置、性质、轻重程度,预后确实各不相同 。 但是,影像学检查不是判断预后的主要依据,最终还需要结合临床神经行为检查,才能做出客观判断 。 比如,二级以下的颅内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轻度缺氧缺血性脑病等,如果在动态随访过程中没有异常临床表现,一般预后良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