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场是什么意思 驻场是什么意思( 二 )


拼特色 , 靠内容博“出圈”
相对于北京、上海及一部分热门旅游城市 , 当前江苏的驻场演出仍处于摸索阶段 。 不过 , 采访人员注意到 , 在南京、苏州等地 , 近年来各种类型的驻场演出已多点开花 , 走出了自己的特色 。
园林版昆曲《浮生六记》 , 是苏州古城近年来的一个热门文旅项目 。 演出在沧浪亭实景上演 , 演员与园林场景融为一体 , 观众仿似穿越到数百年前 。 以新颖的浸入式方式 , 以昆曲艺术结合沧浪亭的园林景观 , 将沈复和芸娘夫妇俩人文相恋、志趣相投、柴米相依的深情娓娓道来 。 在制作人萧雁眼中 , 这正是一场回归传统的审美复刻 。 从剧场走向实景 , 戏曲与园林的组合 , 以其独特的审美和观感 , 在文旅融合的浪潮中重新获得青睐 。
而处于南京朝天宫的兰苑剧场 , 则已经成为很多人心目中的“文化标签” 。 这座古朴宁静的小剧场 , 虽然只能容纳一百多名观众 , 但已是很多昆曲爱好者的精神家园 。 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在这里常年上演各类昆曲剧目 , 多年来培养了一批忠实粉丝 。 观众如此评价:“演出的剧目丰富多彩 , 且全程不插电;年轻的一线演员、老艺术家在这里都能经常见;票价也便宜 , 最贵的票150元 , 几十块的学生票也能买到 。 ”
不过客观而言 , 相比其他城市的一些热门驻场演出 , 江苏本土的驻演市场 , 火显然还没有烧得那么旺 。
南京保利大剧院运营总监于鹏亮坦言 , 保利院线虽然是国内较大规模的院线 , 但至今为止还没有运营过真正意义上的驻场演出 , 顶多是一些国外引进剧目 , 在这里进行为期一到两周的短暂驻演 , 如伦敦西区的《猫》、百老汇的《音乐之声》等 。 他直言 , “驻场演出牵涉到方方面面:节目内容是否足够吸引人 , 让观众愿意二刷三刷;演出场地的交通是否便利 , 周边人流量是否够大;驻场的城市 , 有没有形成文化消费习惯 , 以及文化消费能力如何;驻场演出的演员成本问题等等 , 诸多因素制约着驻场演出能否健康可持续发展 。 ”
在于鹏亮看来 , 上海的许多驻场演出之所以受欢迎 , 一方面是因为上海作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人流量大 , 另一方面 , 上海经历多年的市场培育 , 日常看剧已然成为当地青年人和高端人群的一种社交方式和生活习惯 。 不过于鹏亮认为 , 长三角地区居民的文化消费习惯和氛围都处于全国领先位置 , 尤其南京 , 近几年在政府支持下 , 演出市场方兴未艾 , 已培养起一批热爱文艺、爱好戏剧的观众人群 , 加上南京有众多高校 , 年轻高知人群多 , “未来这里一定会具备开启驻场演出的条件 , 一切尽在期待中 。 ”
在江苏青年导演、戏剧制作人黄沁潇看来 , 一部优秀的驻场演出 , 像百老汇、伦敦西区这些驻场的音乐剧、话剧、歌剧 , 首先拥有不俗的艺术水准和审美价值 , 同时具有符合时代需求的思想内容和现实意义 , 这样的作品才会吸引更多更广的观众反复欣赏 。 可以说 , 驻场只是外表和形式 , 而决定是否具有驻场条件的是剧目本身的“含金量” , 这才是内里 。
驻场演出需要持续的票房收入作为保障 。 黄沁潇分析说 , 对于南京这样一座城市来说 , 本地观众购票观演的习惯与积极性同一线城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 从大环境上来看 , 需要更多来自政府的长期政策引导和支持 , 民间戏剧人、商业演出创作者等各方力量多多合作 , 用高频次的优秀演出 , 点滴养成本土观众走进剧场、享受文化生活的习惯和兴趣 , 让戏剧市场先一步茁壮成长起来 。 同时还要花心血、有耐心去培养本土年轻专业人才 , 包括编剧、导演、演员等 , 让他们多在专业上实践 , 多面向观众 , 如此才能提高本土出品的整体水平 。
“驻演+” , 激发文旅消费新动能
“驻场演出面对的是商业市场 , 需要各种门类、各个板块、各种资源的配合和协调 。 当然 , 首先必须要有一部好作品 , 能打动人心 , 又具有价值 。 它不仅能吸引这座城市自身的市民 , 还能让城市以外的观众、旅游人群产生共鸣 , 大家愿意为了看这部作品而来到这座城市 。 ” 上海文广演艺集团总裁马晨骋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