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产于中国北方地区,苦荞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苦荞麦的原产地在哪里

苦荞又称三角麦、黑麦,原产于我国北方,因其营养丰富、保健成分特殊,被高度重视为健康绿色食品 。为了在农业上获得优质高产的苦荞籽粒,应采取以下技术措施 。

原产于中国北方地区,苦荞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苦荞麦的原产地在哪里

文章插图
一、灭茬选择和整地(1)摘茬
苦荞耐寒耐瘠薄,适应性强 。适宜在旱坡地和中水肥田种植,但不适宜连作 。茬要排在豆类和薯类作物之后 。
(2)精细土地整理
苦荞幼苗出土能力较弱,需注意精细整地,为幼苗生长发育创造有利环境,确保幼苗饱满健壮 。一般秋季深耕一次,除残茬,耙除杂草,使土壤平整细腻,疏松表土,保持土壤水分 。灭茬耙吸时,施基肥,以有机肥为主,配合无机肥 。一般每亩施腐熟农家肥3000公斤,尿素10公斤 。
原产于中国北方地区,苦荞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苦荞麦的原产地在哪里

文章插图
二、品种选择选择国家或地方批准并在当地成功示范的优质苦荞品种,如六库二号 。
原产于中国北方地区,苦荞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苦荞麦的原产地在哪里

文章插图
三、精播苦荞种子寿命短,隔年失去活力 。因此,不能使用每隔一年老化的种子 。播种前用30℃ ~ 40℃的温水浸泡种子,提高发芽率,促进幼苗生长发育,增加产量 。
及时播种
要求在与其他作物竞争的情况下尽早播种,避免后期冻害 。西吉县适播期为5月中旬至6月下旬 。
(2)播种方法
可采用钻孔、点播、广播 。蓟县传统的播种方式是播种,即先翻耕,再播种,然后耙平 。播种没有株距和行距之分,密度难以控制,田间种群结构不合理,田间管理困难,一般产量较低 。但条播播种均匀,深度容易掌握,有利于合理密植和田间管理 。一般条播行距为15 ~ 30cm 。如果采用宽窄行种植,效果会更好,应该大力推广 。苦荞一般每亩播种1.5 ~ 3.0公斤,每亩创业网络留苗5万株 。为满足苦荞生长前期的营养需求,弥补基肥施用不足,播种时每亩可用优质农家肥20公斤拌种,或播种时撒少量磷酸二铵,适宜用量为6公斤/亩 。
原产于中国北方地区,苦荞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苦荞麦的原产地在哪里

文章插图
四.田疃管理(1)保苗
全苗是苦荞生产的基础,也是种苗管理的关键 。播种时如遇干旱,应及时抑制创业网络中的干旱,打破土壤,缩小空间隙,使土层变空、土壤变实,使种子与土壤紧密结合,从而帮助下层水分上升,提高出苗率 。
(2)检查补苗
出苗后应立即查看田间出苗情况,发现缺苗、垄断,应立即补苗 。严重缺苗时,要加速发芽,补种;幼苗不太缺的时候,最好补种 。补种时注意补齐不足,用土移栽 。
(3)中耕除草
中耕具有疏松土壤、增加土壤通风、蓄水保墒、促进幼苗生长、除草施肥的作用 。第一次中耕在第一片真叶展开后进行,结合间苗,去除弱、冗余苗,降低苗密度 。第二次中耕结合封垄前除草进行 。
(4)辅助授粉
苦荞虽然是自花授粉作物,但人工授粉也有利于增产 。人工授粉可在盛花期上午8: 00至10: 00进行 。方法是用软布,两端绑绳子,两人分别拉一端,让布条刷过植株顶部,轻轻摇动植株,让花粉每2 ~ 3天在花上振荡一次,3 ~ 4次,增产15% ~ 20% 。露水重、多雨、清晨不宜人工授粉 。
(5)顶部装饰
追肥要看苗情,不能太多太晚,以免耽误开花结果,造成晚熟倒伏 。3公斤/亩尿素可在开花前追肥 。
【原产于中国北方地区,苦荞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苦荞麦的原产地在哪里】(6)病虫害防治
苦荞的病害有轮纹病、褐斑病、白霉病、枯萎病等 。害虫主要有粘虫、草地螟和钩蛾等 。病虫害防治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以农业和物理防治为主,以生物防治为核心,辅以安全高效的化学防治,联合防治,实现对苦荞病虫害的有效防治,达到优质高产的目标 。
1.农业控制 。选择抗虫品种,适时适量施用氮肥,加强水肥管理,营造有利于作物生长但不利于病虫害发生的农田环境,控制病虫害发生 。
2.物理控制 。平振杀虫灯诱杀害虫 。
3.化学控制 。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 。合理使用农药,严格用药安全间隔期,控制用药剂量,注意交替用药,合理配伍用药,避免病虫害产生抗药性 。
原产于中国北方地区,苦荞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苦荞麦的原产地在哪里

文章插图
第五,及时收获苦荞生长习性无限,开花结果同时进行 。开花结果期很长 。同一株上的籽粒成熟度不一致,早熟的籽粒在结果后期容易掉落,因此适时采收是苦荞高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般9月中旬开始采收,最佳采收时间是植株上2/3的整粒种子变黑,1/3是乳熟期 。收割应在早晨露水散去后进行 。注意轻切轻放,减少掉粒 。割下的植物就近包装,脱粒前后尽量减少霉运次数 。晴天脱粒时,种子应晾晒3 ~ 5天,然后储存 。同时要注意收获期的天气预报,大风天气不能收割,防止落粮倒伏造成减产损失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