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英尺等于多少? 一英尺是多少米

一英尺是多少米(一英尺等于多少?) 08: 11, 07-10, 2021 ...没有翟公子说的
小学一年级,我们会学习简单的加减运算,比如1个苹果+2个苹果=3个苹果,2个葡萄+3个葡萄=5个葡萄,等等 。
但是,一颗葡萄+一个苹果等于多少?
其实这个问题是不成立的,因为在数学中,有一个“不同单位不能加减”的规律 。
比如数钱的时候,只能加元和元,角和角,分和分 。如果你拿出一张1元的纸币和一张50分的纸币,你怎么把它们加在一起?1+5=6,那么你会得到6元还是60美分?这显然不是事实 。
【一英尺等于多少? 一英尺是多少米】
说到这里,相信你也看到了,小单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数字加单位是我们衡量世界的方式 。所以称单位为“万物的尺度”一点也不为过 。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米、亩、秒、升、公斤、吨等单位 。,而且我们还会接触到桶、牛顿、安培、伏特、马力、瓦特、焦耳、赫兹、dpi甚至风的量级和量级等单位 。但是你知道这些单位是怎么确定的吗,多长,多大,多重,多快,多强?
为了让孩子认识身边常见或不常见的单位,进而加深对世间万物的认识,日本成大经济学院经济学博士丸山一彦博士特别编写了有趣的科普绘本《万物的尺度:可见单位》 。
这本书用插图帮助孩子理解近80种单位,让抽象的单位也能带来具体的感受,让孩子对世界有更深刻的认识,了解世界 。
你一定知道一米有多长,但是一码有多长?1英尺、1英寸和1英尺分别有多长?
也许你见过单位勒克司,但你见过单位坎德拉和流明吗?你知道它们用来测量什么物理量吗?
丸山博士在《万物的尺度》一书中,用大量的照片和图片向我们解释了各个单元的尺度,让抽象的单元与有形可见的物体联系起来,比如:
1 cm有多长:成人中指的指甲盖宽度;
一只脚有多长:从脚跟到脚趾的长度;
一立方米有多大:28个成年人可以装进一辆4m的汽车;
一公斤有多重:4个苹果或165个一元硬币的重量;
勒克司有多亮:一只萤火虫的亮度;
有多少摩尔:可以组成30座富士山的沙粒数 。
这样孩子对这些单位就会有具体直观的感受,数学物理课程中的抽象数据也就永远不会远离 。也就是说,这本书可以帮助孩子理解那些他们不懂的单元,从而增强他们对数理化的兴趣 。
另外,不仅要知道为什么,还要知道为什么 。知道了单位是什么,我们还需要知道它是如何定义和命名的,节、马赫、加仑、桶、磅有哪些方便?
《万物的尺度》这本书真的很好 。好的一点是,它不仅向孩子介绍了各种单位是用来表示什么的,还解释了这些单位是如何制定的,背后有着怎样精彩的历史 。
以长度单位“米”为例 。起初,法国科学家将地球赤道到北极距离的十分之一定义为“1米” 。后来,科学家将“1米”的长度定义为光在1/299792458秒内以实数空传播的距离 。
再比如发光强度的单位“坎德拉” 。爱迪生在1880年发明电灯时,将特定蜡烛的发光强度定义为“1烛光”作为发光强度的单位 。爱迪生发明的第一个电灯泡的发光强度大约是16支蜡烛 。但是这个定义太难测量了,所以在1948年,“坎德拉”取代了“烛光”成为发光强度的新单位 。直径2厘米的蜡烛的发光强度约为“1坎德拉” 。
在这本《万物的尺度》中,共有80多个常用单位 。你可以看到长度的单位,如米、码、海里和光年 。面积单位,如平方米和英亩;体积和容积的单位,如立方米、升、加仑和桶;速度单位,如节和马赫;等一下 。
此外,书中还有很多扩展的有趣小知识 。了解这些知识,既能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又能激发孩子对数理化的兴趣,一举两得 。
比如,你知道“米”这个名字在中国是怎么来的吗?原来,1912年北洋政府将英文单词meter翻译成new ruler,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使用了meter tu的音译 。直到1959年,国务院才正式将这个单位的译名定义为“大米” 。
比如你知道一秒钟能发生什么吗?在这短短的一秒钟里,光可以绕地球走七圈半,国际空站可以绕地球走7700米,民航客机可以飞250米,中国的“复兴号”动车组可以走97.22米,短道速滑可以滑出14.69米,短跑运动员可以跑出10.44米,游泳运动员可以在水中游出2.39米 。
这个冷知识怎么样?你知道吗?是不是很有趣?相信孩子在阅读《万物的尺度》这本书时,一定会感受到“单位”的神奇魅力和知识带来的快乐,在以后的学习中,一定能无所不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