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文化手抄报图片及资料


苗族文化手抄报图片及资料

文章插图
苗族 , 是一个古老的民族 , 散布在世界各地 , 主要分布于中国的黔、湘、鄂、川、滇、桂、琼等省区 , 以及东南亚的老挝、越南、泰国等国家和地区 。
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和苗族口碑资料 , 苗族先民最先居住于黄河中下游地区 , 其祖先是蚩尤 , “三苗”时代又迁移至江汉平原 , 后又因战争等原因 , 逐渐向南、向西大迁徙 , 进入西南山区和云贵高原 。 自明、清以后 , 有一部分苗族移居东南亚各国 , 近代又从这些地方远徙欧美 。
苗族有自己的语言 , 苗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 , 分湘西、黔东和川黔滇三大方言 。 由于苗族与汉族长期交往 , 有一部分苗族兼通汉语并用汉文 。 苗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是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 。
在2010年中国人口普查中 , 中国苗族总人口为9426007人 , 人口在少数民族中居第四位 。
苗族习俗
社会制度
鼓社制
新中国成立前 , 苗族鼓社是由共同源于一个男性祖先而结合起来的人们的集团 。 鼓社一般由同宗的一个或数个自然村寨组成 , 小的几十户或百来户 , 大的几百户乃至上千户 。 一个社共立一个鼓祭祖 , 有共同的宗教节日、共同的地域观念和共同的习惯法规 , 穿同一服饰 , 操共同的方言 。 一个宗族就是一个大鼓社 , 称“黑社” , 又有许多分社 , 苗族称为兄弟鼓社 , 又称“白社” 。 “黑社”一般有果略(即鼓头)、果叙(即歌头)、果当(桌头)、果熙(礼头)、果扎(武头)、果养(活路头)、顶王(护头)、顶榜(护尉)、珈也扬(粮头)等头领 , 共称为“鼓社九鼓头” , 由他们共同领导全社事务 。 鼓社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全体社员大会 , 也就是13年一届的鼓社节 。 届时男女老幼都要参加 。 鼓社节要举行隆重的祭祖活动 , 祭祀央公、央婆 , 并选举新一届鼓头 , 讨论决定鼓社规约和其他重大事项 。 鼓社具有组织和发展生产 , 调整婚姻关系 , 促进人口增长 , 调整内外部关系等基本职能 , 并具有“军事单位”的职能 , 负有维护氏族的荣誉与复仇的职责 。 苗族鼓社是一个结合得十分紧密的血缘集团 , 亲属称谓制度、祖先崇拜、地域观念以及人们在生产、生活中所体现出来的互助精神是其重要支柱 , 有力地支持着鼓社组织观念 。 因此 , 鼓社是氏族制的残余 。 至近现代 , 鼓社组织只保持在操中部方言的黔东南地区 , 其他地区已经消失或大部分消失 [9] 。
议榔制
议榔是不同宗的家族组成的地域性村寨组织 , 即农村公社组织 。 各地苗族的叫法不一 。 黔东南叫“构榔”或“勾夯” , 也叫“构榔会议”;广西叫“栽岩会议”或“埋岩会议”;湘西大部分地区称“合款”;云南金平县叫“丛会”或“里社会议” 。 它是苗族社会中一种议定公约的制度 , 是地区性的政治经济联盟组织 。 议榔组织大小不一 , 几个或几十个寨子组成的最为普遍 。 议榔的最高权力机关是议榔大会 , 其任务主要讨论有关大事 , 制定议榔款约 , 选举各种执事首领 。 议榔设有榔头(湘西称为“款头”或“款首” , 广西融水称“头老” , 贵州从江称为“该歪” , 云南金平称“丛头”)一人 , 副榔头若干人 , 另有“硬手”和“老虎汉”(军事首领)、祭司、“行头”和“理老”(主持司法)等若干执事首领 。 议榔头人根据“议榔规约”维持一方社会秩序 。 其主要职责为调解并处理争执田土和山林所有权的纠纷、婚姻纠纷、偷盗事件、民族内部纠纷、违反禁忌事件、互相残杀事件 , 并组织人们起来共同对敌、抗击外侮等等 。 寨老、榔头一般不脱离生产 ,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 , 阶级分化剧烈的地方 , 有了一些变化 。 在黔东南的一些地区 , 国时期有的寨老、榔头还兼任甲长、保长、联保主任 , 蜕变为地主阶级 , 利用议榔来维护本阶级的利益 , 使议榔的性质产生了变化 。 议榔通过组织制定的习惯法榔规款约来进行管理 , 榔规款约一经群众通过 , 就成了不成文的法律 。 过去 , 苗族议榔规约在维护当地的生产、生活及社会秩序等方面 , 发挥了重要作用 。 直至现代 , 在许多苗族地区 , 议榔的形式依然存在 , 议榔规约被换上了与现代社会生活相适应的内容 , 成为政府的行政组织及法律法令的有效补充 , 在社会生产和维护社会安定方面 , 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