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工作在哪里找 高风险行业( 二 )


为什么赌性太重?在老潘看来:“3个点在旧的楼市‘周期潜规则’里,7个点还是房企的贪婪赌博 。”
比如过去20年,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一直是三年一个周期,上涨三年,调整一两年,然后螺旋式上升 。很多房企的土地上都有“土地图腾”,都希望下一个周期解决 。就算拿了地王也不怕 。
在这样的三年周期里,有了土地红利的预期,房企就敢借钱,敢高负债赌博,哪怕是高杠杆 。
典型的例子是2009年的平仓,2014年的触底反弹,2016-2018年的大反弹.....三年周期的无数诱惑,让房企拿了地甚至亏本,房东也拿了 。这些高杠杆的房企都在赌国运,在低迷时期不断加杠杆,每一次全身心投入赌博,结果居然会创造奇迹!当时王健林也总结过:没有清华北大一样胆大!
另一方面,信用债当时也在“辅助”——2015年下半年开启牛市,机会很多 。随着2015年三四线的火爆,很多房企以自己的实体进行了大规模的信贷融资 。
其实对于房企来说,简单的项目开发很少会面临公司违约的风险,最可怕的是站在企业层面放大杠杆的信用债,这是未来压垮很多房企的最后一根稻草 。
在这里老潘也提醒一下,信用债是一个自由开放的市场,有两个特点 。
第一,高度市场化 。一旦有违约行为,就会公之于众,人尽皆知 。第二,房企一旦出现问题,投资者会跑得无影无踪,后续债券再融资非常困难 。
所以信用债一旦违约,会影响连锁反应,会出现自动放大效应 。比如评级下降,融资双重受限,一线产品销售疲软...最后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
多米诺效应
原因4
新增融资闸门严控,很难“借新还旧”!
其实房地产,尤其是内地房地产,是一个高负债行业,自然是资金密集型和金融型的,自然是高风险行业,所以房企这20年的高利率也可以说是匹配了高风险!当时高杠杆风险只是因为外围市场的好行情没有爆发 。
在过去,房地产的日常投资和运营自然严重依赖外部融资,尤其是住宅开发的模式,都是买了又卖,卖了又买,都是滚动开发模式 。所以企业规模越大,越累,债务越堆越高 。
但是,住房的滚动开发,尤其是高杠杆、高负债的开发,也在房企内部形成了一个游戏规则——那就是不断“借新债还旧债”是可能的 。
所以,即使高杠杆,高负债,我们也不怕 。只要能坚持借钱,企业本身越做越大,提升评级就比较容易 。最后,新债融资成本逐渐降低,以新债还旧债还是挺舒服的 。
但问题是这类游戏在2018年之后就开始面临挑战了!
也就是说,2018年之后国家开始“去杠杆”,信托开始严控,特别是2020年三条红线收紧,融资规模受限之后,房企“借新债还旧债”的游戏开始不再玩了 。
比如2020年10月,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房企新发行债券和到期债务规模开始出现负的“剪刀差”,即整体新增债务规模小于偿债规模 。
即单月,自2020年11月开始,房地产净融资为负的情况持续出现 。
据CRIC不完全统计,2021年上半年100家典型房企融资额6090亿元,同比下降34%,环比下降29%,为2018年以来最低水平!
借新债还旧债不能玩!
而且,这还是总量 。新发行的债券很多都是优秀健康的房企 。真正违约债务之后,房企债券再融资乃至整个融资都将面临断崖式收缩 。
以泰禾为例 。整体来看,2020年泰禾集团新增贷款规模不足20亿元,但2021年一季度没有新增贷款 。比如三条红线之后,类似优秀地产公司龙湖的高管表示,没想到龙湖的银行信贷“不降反升”!
而且金融业的游戏规则是,一旦企业面临哪怕一次违约,想要再融资都将面临巨大的考验 。
毕竟对于金融机构来说,他们永远是锦上添花,却很少“雪中送炭”!
原因5
自我造血困难:盲目投资,周转慢,销售回款难 。
如果负债高,杠杆高,国家去杠杆导致融资现金流越来越困难,那么房企就只剩下一条路了 。也就是说,通过各种手段,主动迅速“自我造血”!
但此时此刻,房地产企业寻求自我输血更加困难!
就是“外患”的压力只够第二次,原来的“内患”让自己更惨!很多人说2021年过得好不好,要看2018年2019年拿了多少高价地!
老潘总结,所谓自我输血的“内忧”,核心有四痛 。
第一,以前除了不赚钱或者少赚钱,眼下能还钱就是“救命”了 。但是,过去高杠杆买了一些资产超标的土地,比如商业地产,占了很大比重,比如很多文化旅游小镇项目...最终,现金被存放在持有资产中,无法取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