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有一次去月子中心看朋友的二宝,他们两岁的大宝看到爸爸手上拿着罐装无糖绿茶就说要喝 。
妈妈立刻温柔但坚定地说:“那不能喝喔!”
但大宝还是想喝,求爸爸给他喝 。
爸爸笑了笑,就说:“好啊那不然只能喝一口就好喔!”
妈妈整个脸色一沉,觉得困扰地说:“明明就不能喝的东西,你干嘛说要给他喝啊?这样他以后就会一直说要喝的呀~”
爸爸笑着回:喝一口没关系吧!这那么苦,他又不见得喜欢喝 。
但妈妈当然不会同意这种说词,总之在妈妈的面前,大宝当然是连喝一口的机会及可能性都没有 。
【家庭教育中为啥妈妈总爱说“不行”,爸爸总爱说“没关系”】不过事实上,妈妈可能不知道,该位大宝其实以前和爸爸独处时,就曾经让他偷喝过一口无糖绿茶了(笑)
当下我跟吴先生看这部育儿戏看在眼里,自然是两种态度 。 我一定是赞成妈妈,而他一定是赞成爸爸 。 这种父母双方的认知及教养观念落差的问题,其实也蛮常出现在我跟吴先生之间 。
文章插图
爸爸与妈妈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教养观落差,我想大概有以下原因:
1
妈妈照顾小孩心思细腻,想得总是比较多、比较远,无时无刻以一个长辈、教育者的心态来教导孩子 。
而爸爸通常觉得只要在安全、可接受范围内,偶尔越规吃点/做点跟大人一样的事物没关系,比较像一个大孩子在带小孩子 。
2
妈妈考量到的通常不只是当下的事件,而是这件事做了以后衍生到未来的问题 。
爸爸通常只想到或在意眼前事物,并不会把做了这件事的后果一起考量在里面 。
3
就算现代爸爸很多都跟妈妈分摊一样的家事及育儿责任,但由于小孩天生就是比较爱找妈妈、妈妈又有内建无比坚强、无怨无悔的母爱 。
所以,通常妈妈还是比较主要的照顾者,照顾小孩的时间还是远比爸爸要长(全职妈妈就更不用说了) 。 如果养成什么坏习惯,最大的间接受害者是妈妈、而不是爸爸 。
4
妈妈花时间在吸收、研究,累积的育儿常识知识,通常比爸爸要多出许多 。 有些事情妈妈知道不能让宝宝太早尝试、但爸爸却have no idea 。
基于以上原因,妈妈面对小孩提出一些可能不太适合、或未尝试过的新要求时,妈妈总是倾向说不行,爸爸却喜欢说:没关系啦、还好吧、一次/一点点而已这类话 。
拿朋友的例子来说,妈妈知道小孩子摄取咖啡因对身体没好处,再加上还是罐装茶,食品制造来源来路不明,万一这么小就养成想喝罐装茶饮的习惯,那将来该怎么办呢?
所以妈妈当然SAY NO!!
但爸爸不一样,爸爸可能觉得儿子一直央求很烦、或想到他被茶苦到应该很有趣,然后又想只是喝一口茶又不是吃一口沙有那么严重吗?搞不好给他试过他以后就不会想要了?
所以爸爸很容易就SAY OK!!
好了,分析完为啥爸爸和妈妈会对同一件事有如此截然不同的反应后,来讲一件今天我跟吴先生(我老公)的事件 。
今天我们全家去逛商场,就在我去上厕所时,吴先生带着最近很爱练走的翰翰到处晃 。
等我出来后,发现老吴的脸有点困扰又觉得有点好笑,而儿子的脸则是相当不悦 。
一问之下才知道,原来老吴刚刚带他站上电扶梯,翰翰觉得站在电扶梯上实在是太好玩、太酷炫了,所以想要不停的不停的不停地重复上下电扶梯,只要不顺着他,他就生气 。
我第一时间就是回老吴:“那你干嘛要给他玩啊?你不知道你儿子的个性吗?”(翰翰是一个非常倔强、执着、很有自己意见的孩子,只要他不能如愿达到他脑中想做的事、想拿的东西、想去的地方,就会生气发飙!)
这时期的小孩又是对一件有趣的事情,就要重复的练习/玩耍,一直重复重复,直到他腻了倦了注意力转换为止 。 因此不能给他玩的物品或事物,我绝对一次都不给他尝试!
不是说当下做了那些事情就会有多严重,而是做了之后,他可能就会想要一直做,有的会变成习惯、有的只是带给妈妈很大的困扰 。
其实,吴先生对此也挺后悔的 。 因为我顺势对他小说教几句,然后也放他自己去对抗硬要一直玩电扶梯的逆儿,让他自行收拾烂摊子 。 (偏偏今天的商场到处都可以看到电扶梯,简直难以让翰翰忘记电扶梯的魔力)
我的目的是让吴先生体会到两件事:
推荐阅读
- 颂怎么读(颖怎么读)
- 双鹿冰箱怎么样(双鹿售后服务电话中心)
- 怎么治(怎么治疗方法)
- 一路平安打一中国地名 黄昏打一地名
- 时空中的绘旅人新集市购买建议-新版集市什么值得买高手进阶
- 10张漂亮的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
- 战“疫”中成长英语手抄报
- 在手相图解大全中,这些人官运特别好,易当上大官
- 我的侠客石中剑获取攻略-石中剑怎么获得推荐阅读
- 中元节的由来是什么 中元节是农历几月几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