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有了自己的自主意识就总想要挑战父母的权威, 他们希望时时刻刻父母都能关注到他们, 在潜意识里, 他们仍然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 。
即便你已经三令五申地告诫孩子, 不可以做某一件事情, 他们也会乐此不疲地去做 。 因为你的“告诫”反而让孩子知道, 原来我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引起父母的注意 。
这个时候, 孩子就变成了别人口中的“熊孩子” 。
文章插图
那么, 身为父母应该怎么处理这样的问题呢?
用嘴巴告诫显然已经不管用了, 那就只有用坚持到底的行动来表明自己的态度 。
用坚持到底的行动表明自己的态度, 能让你在教给孩子有价值的生活技能的时候, 极大地减轻挫折感以及与孩子的冲突 。
坚持到底是一种行为方式, 也是让孩子倾听并合作的一种有力方式 。
具体怎么操作呢?
首先, 当孩子调皮捣蛋的时候, 不要立即陷入到一个问题之中, 而要先观察事情出现的模式, 然后选择从何处入手 。
当你认为自己已经准备好改善一种情形时, 要按照以下五个步骤
- 1、充分关注
- 2、认可孩子的感受, 并在幻想中同意孩子的愿望(我真希望我们能满足你的愿望)
- 3、告诉孩子要做什么, 而不是不要做什么
- 4、在孩子的帮助下找出一个解决方法
- 5、说出你的感受, 并设立限制
- 6、用行动坚持到底
每当妈妈打电话时, 孩子总是在一边大声说话插嘴进行干扰 。
即便妈妈给了孩子跟对方通话的机会, 但孩子还觉得不够, 想说得更多, 时间更久一点 。
【孩子调皮捣蛋总不改,除了打一顿之外,你还可以这么做!】如果妈妈不答应他的要求, 孩子就会掐妈妈, 打妈妈 。
这个问题反复出现, 所以妈妈决定对此事给予充分关注 。
妈妈挑了一个没有来电话的时间对孩子说:“我知道你希望得到我的关注, 或者和来电话的人通话 。 我理解, 而且我真的希望你能想聊多久就聊多久, 但这不可能总是如愿 。 ”
接着妈妈问孩子有什么建议, 才能在妈妈打电话时不被打扰 。
孩子说:“我就想打电话, 想跟你玩, 但你不跟我玩 。 ”
妈妈再一次说, “我理解你的感受, 但我接电话时, 会让你知道, 是不是可以跟打电话来的人讲话 。
如果不可以, 请你在一边安静地看书或玩玩具, 直到我接完电话 。
我知道等待很难, 但我相信你能做到 。 当我跑哪 别人通话时, 如果由于你想到我的关注而让我不能集中精力, 我会感觉很烦 。
如果因为你咬我打我, 而让我没有安全感, 我就到阳台上打电话 。 “
当电话再次响起时, 妈妈就按照自己说的去做了 。
她请对方稍等一下, 然后告诉孩子, 这个电话不是打给她的, 她把孩子带到玩具旁, 然后开始接电话 。
当孩子走过来喊着“我想接电话”时, 妈妈拿着电话走到了阳台上, 并关紧了阳台的门 。
此时, 孩子就能明白, 你说话是算数的, 而且你尊重他和你自己 。
他知道了自己可以合作并承担责任 。
他懂得了感到沮丧没有关系, 但他不能总是随心所欲, 也学会了互相忍让 。
也许有人会说, 孩子不懂事老是妨碍大人, 打一顿不是省事吗?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 。
体罚或许能在当时解决问题, 但它无法像坚持到底那样教给孩子这些技能, 而且对孩子来说也是极不尊重甚至会让孩子感觉到侮辱 。
因此, 当孩子因为体罚感到内疚时, 他们会相信造成这一切的后果都是因为“我不好” 。
当孩子感受到愤怒时, 他们会产生“等着瞧”的想法 。
这都是父母因为偷懒, 想通过简单粗暴的方法造成的后果 。
所以孩子调皮捣蛋, 千万不要随随便便地打孩子, 用行动来将自己的界限和规则坚持到底, 孩子能从中学习到更多 。
资料来源:正面管教A-Z 简?尼尔森 / 琳?洛特 / 斯蒂芬?格伦 著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
推荐阅读
- 为什么要让孩子有信仰?
- 解读孩子“嫉妒心”背后的秘密
- 不就是孩子的一把破水枪?值得这么大动干戈?
- 宁要熊孩子 也不要让孩子懂事?
- 中秋节快到了,快给孩子讲讲中秋节的传说吧~
- “孩子出生三年内离婚”真的是不可破除的魔咒?
- 孩子犯了错,与其惩罚,不如教他抓住从错误中学习的机会
- 你的规矩孩子总是不遵守是吗?原来是因为这个!
- 两个以上孩子的家庭,怎么处理孩子之间的公平与嫉妒?
- 只要抓住这个关键期,培养孩子的自控力分分钟搞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