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闲聊,朋友说,她八岁的儿子脾气愈渐暴躁 。 我们谈到与孩子相处的细节,这位妈妈检讨自己有很多不对的地方 。 平日里,她恨铁不成钢,总责备孩子贪玩,成绩提不起来 。 一次,两人吵着,还差点打了起来 。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很多时候,当孩子出现难缠情绪时,我们应先觉察自己的情绪发生了什么 。 正如,金星在她的一期脱口秀《青春期那些事》提到的:“当你了解自己的情绪,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时,你才会帮助到孩子 。 因为,我们能给孩子的,永远是我们自己拥有的东西 。 ”
文章插图
照顾好自己的情绪
才能妥善处理好孩子的情绪
武志红说:情绪善变的孩子,可能是他们有着情绪起伏不定的养育者 。
2012年,朗朗与父亲做客《艺术人生》 。 节目中,父亲回忆自己早年的陪练场景,有这样一段感言:“孩子小时候学琴基本靠哄 。 8岁开始,自我意识抬头,有时耍赖,我控制不住情绪会骂他,孩子也用大喊大叫来抵制我 。 时间一长,父子俩争执越来越猛烈 。 我便想,不行啊,这样下去会成为仇人的 。 于是,我开始反思问题出在哪 。 后来,他的钢琴老师告诉我,孩子的情绪其实是一种自我保护,他告知我的意思是——我练琴已经很急了,你就不能再急了……我这才意识到,想要教养好孩子学琴,我先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
台湾作家刘墉谈到如何妥善处理孩子情绪问题,在书中说:“每个孩子都有情绪,每种情绪背后都有秘密 。 当你关心孩子,不但不能对他失常的行为不高兴,反而要冷静下来,帮他想‘他是不是身体不舒服了?他是不是遭遇了什么事?他今天对我这么不好,是不是因为他考试考坏了?他今天这么凶,是不是因为在学校挨了骂?’这么想时,你就非但不会怪他,还会去同情他、安慰他 。 这比你去怪罪他、责难他,使他雪上加霜,不是好太多了吗?”
帮孩子处理好情绪很考验父母的智慧,因为这需要我们自己首先具有一种稳定的情绪承受力 。 正如飞机张贴的安全告示,一旦氧气面罩落下,孩子的家长要自己迅速戴好,再帮孩子戴上——先照顾好自己的情绪,是妥善处理孩子情绪的前提 。 否则,家长因情绪失控而导致认知混乱,应对孩子难缠的情绪会更糟 。
文章插图
别忘记自己也曾身为小孩
所以才更应设身处地为孩子着想
妈妈带孩子,常陷入一种恶性循坏,越为孩子操劳,情绪越差,情绪越差,越觉得事情不可控……很多时候,这种坏心情波及孩子,会对孩子产生消极的影响 。
记忆中,小时候为家务操劳的妈妈,不时会对爸爸大发雷霆,埋怨他做事磨蹭 。 有时,她的这种情绪传染到我,吓得我大气不敢出 。 后来,我懂得一些情绪背后的语言,每当我心情不好,想对孩子、先生发脾气时,我便知道那其实是因为我干了一天的活,身心太累的缘故 。 只是,一开始,我也像当年的妈妈那样,意识不到这种暴情绪只源于我负担不了那种累,所以,才一再以为是孩子的不听话、先生的不体贴激怒我 。 看不透情绪背后的语言,被情绪俘虏,以至在一段时间里,我成了家人敬而怕之的“暴君” 。
一次,邻居三岁的孩子喉咙发炎,开了药,到了药点,愣不吃,老人强行去灌,情绪失控的孩子哇哇大哭 。 等到妈妈上场,她什么都没说,先将头埋在孩子的手肘处,安详得也像个孩子,静静等他发泄完毕……顿时,我明白了,肯蹲下,肯服软,不把自己定位为权力拥有者,而是愿意去理解、倾听和尊重他,让他可以有充分表达自己情绪的自由——这,便是抚慰孩子情绪最正确的 “姿势” 。
我们不会忘记自己也曾身为小孩,也曾经历过童年的种种情绪,所以,遇到问题,才更应以平等的姿态、设身处地为孩子着想,更应比孩子表现得冷静(我知道做到这点很难),然后给他们一点平复心情的时间(将他带离现场),问他们遇到了什么烦恼(小孩一般都很坦诚,你耐心引导他,他会乐意告诉你),接着跟他们分享自己儿时的经历,引导他们思考问题,最后找到问题解决的方法 。 天长日久,在这种耐心的熏陶下,你会发现孩子变得越来越懂得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
负面情绪,在我看来,从来都不是侵蚀我们与孩子关系的毒药,而是贴紧我们彼此身心的一种契机 。
推荐阅读
- 善良的孩子,走到哪里都不会有人欺负他
- 是离婚对孩子造成的伤害吗?
- 绝大多数父母都是用这样的方式让孩子痛苦不堪
- 父母爱孩子,更要爱自己
- 给孩子一个可以释放压力的家
- 你会打扫孩子的垃圾情绪吗?
- 爸爸去哪了?妈妈喊你回家带孩子!
- 世界上最简单的规矩:与孩子订立平等的协议
- 13招必杀技, 教你如何在公共场所收拾撒泼的熊孩子
- 为什么养孩子那么累,因为你对自己的要求太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