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西里影评视听语言分析 可可西里影评

可可西里影评(可可西里影评视听语言分析)
人类史诗原创2019-11-01 11: 04穆欣微笔记“你见过磕头的人吗?他们的脸和手特别脏 , 但是他们的心特别干净 。”
——可可西里
可可西里 , 中国最后一片原始荒地 。可可西里在藏语中的意思是“美丽的青山 , 美丽的姑娘” 。
她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 , 西部平均海拔4700米 。这里是藏羚羊最后的栖息地 , 也是中国最后的原始荒地 。
1985年后 , 为了满足欧美市场对藏羚羊绒的需求 , 获取高额经济利益 , 偷猎者开始大规模屠杀藏羚羊 。短短几年间 , 藏羚羊的数量从100万只锐减到不足1万只 。
1993年 , 西藏成立了由藏族转业军官台日领导的武装巡山队 。巡山队与偷猎者之间的激烈战斗引起了国内外媒体的关注 。
影片源于可可西里巡山队的真实故事 。Gayu其实是个警察 。为了调查藏羚羊的捕猎情况 , 他假扮采访人员 , 去了可可西里 , 那里气候寒冷空大气稀薄 。
在这里 , 他见证了人性的贪婪 , 人与环境的冲突 , 以及普通人的伟大信仰 。
回到北京 , 他写了一份震惊世界的报告 。从那以后 , 藏羚羊这个物种群引起了强烈的关注 。
1997年 , 国家在可可西里设立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安机关 , 原志愿巡山队解散 。
2004年 , 导演陆川将1993年至1996年可可西里志愿巡山队的真实故事改编成电影《可可西里》 。
可可西里海报
这是一部反映人生奇遇的故事片 。通过猎杀藏羚羊和停止猎杀藏羚羊的线索 , 讲述了人们在绝境中的生存挣扎和人与自然的相互斗争 , 讲述了可可西里巡山队从诞生到解散的悲惨命运 。
影片只有90分钟 , 平实直白 , 没有评论 , 也没有激进的斗争 , 但从头到尾都让人感受到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性的悲悯 。
在这部电影中 , 我们看到了大自然慷慨的一面 , 以及它永远无法被征服的一面 。我们看到了人的信仰与残酷现实的碰撞 , 也看到了人性的善良、贪婪和悲悯 。
一边是慷慨 , 一边是忍气吞声 。这部电影的情节简单明了 , 但是有一个画面让所有人都感到震撼 。
巡山队员刘东回来借钱买粮买水救被困在荒地的同伴 。送物资途中 , 他下车整理东西 , 却意外陷入流沙漩涡 。他拼命挣扎想要逃跑 , 却越陷越深 。
最后一刻 , 刘冬没有挣扎 , 没有呼喊 , 静静地闭上了眼睛 。这就是如何坦然接受死亡的画面 , 让所有人都心生敬畏 。
不到一分钟 , 我们看到一个活人保护藏羚羊 , 藏羚羊很快被流沙吞噬 。
就是在这样一个离天堂最近的地方 , 杀戮和死亡是如此的真实 , 生命在自然面前是如此的渺小和苍白 。
每一个保护藏羚羊的巡山队员都面临着这样的情况 。电影一开始 , 台日队长就接到偷猎者要来的消息 , 并召集队员上路 。上路前 , 大家拥抱告别家人朋友妻子 。
因为他们都知道路很危险 , 可能的结局是再也回不来了 。
因为他们面对的环境可能是雪山 , 也可能是流沙地 , 没有水 , 没有食物 , 是中国最大的“无人区” 。
按照电影里的藏语解释 , 你在这里走的每一步 , 都可能是地球诞生以来人类留下的第一个足迹 。
大自然是慷慨的 。一方面它提供了我们的生存环境 , 但另一方面它又是残酷而悲壮的 , 因为在他面前 , 人就是一只蚂蚁 , 毫无反抗可言 。
有评论说刘冬的死拍得太残忍了 。这是好人的命运吗?为什么不是偷猎者逍遥法外?
是的 , 在自然灾害面前 , 没有善恶之分 , 自然环境的改变从来不取决于人的善恶 。只有弱者才不会战斗 。
严春友教授在《对自然的恐惧》中写道:
“人们经常把人和自然对立起来 , 声称要征服自然 。众所周知 , 在大自然面前 , 人类永远只是一个天真无邪的孩子 , 却想成为大自然的主人 。他只是大自然中普通的一部分 , 就像一棵小草只是她身上普通的一部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