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石鉴赏(玉石的鉴定与研究)
时至今日 , 古玩收藏最有争议的是 , 它应不应该属于“鉴定” 。
虽然科学考古和博物馆展品为古代玉器提供了极其重要的信息 , 但通过研究历史文献和旧记录 , 我们仍然可以提供更详细的数据 。
考古发掘只能让我们知道“玉”的大小和表面状态 , 但历史文献记载可以让我们以古人的视角了解当时的制造背景和使用玉的“人” , 尤其是从唐代到明代 , 玉不再广泛用于墓葬 , 文字资料变得更加珍贵 。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 , 古代文字资料的出发点往往是收藏者的个人喜好 。在“有需求 , 就有供给”的原则下 , 自然直接关系到同一时代的玉器工匠会制作出什么样的玉器或赝品 。
从十世纪到十九世纪 ,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 , 能流传下来的以玉为题材的书籍屈指可数 。其中四种是插图目录 。
最早的是《考古图》 , 共十卷 , 完成于公元1092年 。其中一卷记录了李(1049-1106)收集的玉器 。
第二本《古玉图》原为手卷 , 完成于公元1341年 , 明代印成册 。
第三本书是《古玉图册》 , 一百卷 , 公元1779年后出版 。据说这是宋孝宗(1163年至1189年在位)收藏的玉器目录 。
第四本书 , 古玉考证 , 由吴大徵(1835-1902)于1889年出版的两卷 。
这本书影响最大 , 国内外研究中国古玉的学者和收藏家几乎无人不知 。
除了这四本书 , 很多关于古董的文章和笔记都会提到“古玉” 。
总的来说 , 中国人对“新玉”的兴趣远不如“古玉” 。
再者 , “古玉”的概念很笼统 。无论是百年以上的玉器 , 还是上千年的玉器 , 都属于“古玉”的范畴 。
在20世纪之前 , “新石器时代”或“史前时代”是不存在的 。
常见的说法是“三代” , 即夏、商、周三代 。
人们常用这些名词来笼统地表达“古代”的概念 。
现代学者普遍认为中国人对古玉的研究始于宋代 , 背后的原因可能是政治 。
最早的成果见于聂崇义的《三礼图》 , 完成于公元962年 。
聂崇义在参考了古代文献后 , 绘制了祭祀天地和其他重要仪式所用器皿的样式 , 包括《李周》中提到的“六宝”和“六器” 。
200多年后 , 也就是公元1175年 , 这本关于国家礼仪的书出现了印刷本 。
可见当时人们对古器物、古玉的兴趣 , 导致对这类书籍的需求越来越大 。
北宋后期 , 宋朝从皇帝到官员 , 都成了热衷古董收藏的人 。
古代随葬品 , 如青铜器和玉器 , 无论是农民犁地时发现的 , 还是盗墓者非法挖掘的 , 都进入了皇家国库或古代文物学者的私人收藏 。
李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他可以说是系统编纂馆藏目录的先驱 。
他收集了58件古代青铜器和16件古代玉器 , 编制了一份目录 。
他对每件器皿都做了详细的描述 , 包括尺寸、重量、购买地点等等 。证明以前的收藏者也是这样 。
【玉器的鉴定和研究 玉石鉴赏】最重要的是 , 他还描述了物体的形状 , 并复制了铭文 。
李的目录现已遗失 。幸运的是 , 他的收藏被同行吕大临(1046-1092)收入了另一本书《考古图》 。
吕大临写完考古图不久就去世了 。
他的书基本上是根据李的目录写成的 。该书第八卷所载14件玉器 , 均为李收藏 。
这14件玉器对研究古玉的后人意义重大 。
首先 , 它们是“真实”的器物 , 不像聂崇义在《三礼》中描绘的形象 。
其次 , 它们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当时古董市场的情况 。
这14件玉器包括一个玉壶(李称之为“虎符”)、三个剑饰、一面玉壁、两个钩子、一个耳杯和六件形状各异的件 。
告诉我们 , 一千年前 , 古玉的数量并不多 。现在收藏“大家”是不是让我们觉得很丢人?养了一屋子抽屉的“古玉”有什么丢人的?
从形制上看 , 李十四件古玉无一件早于东周 。
像所有的儒生一样 , 李对最感兴趣的是“六器” , 但他只有一件玉璧和一只玉虎 。
推荐阅读
- 佛经的这个故事告诉你 佛经故事
- 原神1.2雪葬的星银90级成长度及强度测试分享,让您百战百胜
- 剑与远征霜魂呼啸最佳阵容推荐,知道的都在这里了
- 阴阳师恶楼遗念火出世螺御魂套装效果调整一览,新发布的哦
- 原神1.2UP池什么时候出:晚上出还是更新完就上线,知道的都在这里了
- 蚕丝枕的功效以及清洗保养小知识
- 枕头的选择 你的枕头选对了吗
- 欧式窗帘的风格特点及选购
- 选购窗帘 您必知的选购注意事项
- DNF精灵少女赛丽亚入驻腾讯地图,甜美语音导航开启充满希望的一天,您要知道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