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合唱”入展演 合唱比赛评分标准

【“班级合唱”入展演 合唱比赛评分标准】合唱比赛评分标准(“班级合唱”将进入表演)
文|吴红彬
日前,教育部下发了《关于举办第七届全国中小学生艺术展演的通知》,其中“班级合唱”在“艺术展演节目和艺术作品”的相关要求中,被正式列入全国中小学生艺术展演的范畴 。这是落实“人人艺术教育,建立常态化的全体学生艺术展示机制”的又一重大创新举措,让艺术教育工作者欣喜不已 。
什么是「班级合唱」?也就是说,歌唱班必须是已成立的普通教学班(仅限中小学,A组),学生不超过50人,指挥和伴奏必须是本校的老师或本班的学生 。每班可演唱两首歌曲(其中至少一首为中文作品),总时长不超过8分钟 。总之不是学校合唱团,而是学校一个自然班参加的合唱团 。通知明确鼓励学校以普通教学班为单位,组队参加表演,努力形成“每班有节目,人人参与”的局面 。
《通知》的出发点无疑是好的,但根据以往的经验,我在高兴的同时,也不免有些顾虑,而且我指的只是相关部门 。
一、如何判断是不是真正的“班级合唱”?
有老师提出,如果是年级组合或者学校合唱团,报名参加班级合唱表演会带来错误的导向和价值判断,这是不诚实的,不真实的 。利用学校合唱团和其他学校的班级合唱团同台竞技,这是一个绝妙的主意,类似于田忌里的赛马,但是赢不了,因为这是诈骗 。
自“班级合唱”一词诞生以来,不少地方中小学合唱比赛都明确要求自然班要参加,至今还没有一起公开披露的造假案例 。但这并不是所有的自然类,所以需要一个大大的问号 。
笔者曾经老老实实训练一个班参加比赛,孩子们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嗓音条件确实比学校合唱团那些精挑细选的学生差很多 。在很短的时间内,他们只能唱一首相对简单的两部分宋立科“让我们摇橹” 。到了比赛场地,发现有的队伍只能一起唱 。我相信他们确实是自然班的 。但有的队伍能唱三四个声部,队伍里只有几个男生,显然不是自然班 。但是大家都心知肚明,只能拿个二等奖回家了 。
如何判断来节目的团队真的是自然班?这不是一项容易的任务 。不可能只提供学生身份列表 。因此,组委会必须采取严格措施,确保“班级合唱”的真实性 。
二、用什么标准来评判「班级合唱团」?
不诚实不真实还会带来一个不好的结果,会让专家评委误以为普通学校一个班的合唱水平和学校合唱团没什么区别,学校艺术教育达到了人人都会唱的可喜局面 。显然,事实远非如此,艺术教育不需要这样的大跃进 。当然,我相信专家评委是有一双雪亮的眼睛的,大部分时候都能判断出现在的“班级合唱”是真是假 。
至于“班级合唱团”,不能用高标准来评判,而要制定相应的低于学校社团的评价标准 。比如也可以轮唱,主要是两个声部,注重形式的多样性而不是作品的精良,注重情感的表达 。比如宁敏镇小学演唱的热播电视剧《宁敏镇,春天在哪里》(歌曲的确切名称是《嘀哩嘀哩》)中(双模式教学其实是在一个班),从专业的演唱角度来看,明显是喊着唱着 。白校长的指挥充其量只能算一拍,但也不过是一种简单的感情表达,一种感动亿万观众的独特表演形式 。
三、如何吸引“班级合唱团”勇敢报名?
如果一个学校有一个训练有素的合唱团,领导愿意派一个低水平的班参加演出吗?大多数情况下,不会 。“班级合唱”也需要老师投入时间进行训练 。与其把精力投入到产量低的班级,不如上一层楼让校级合唱 。这是很正常的思维 。
剩下的有可能参加演出的“班级合唱团”,基本都是那些没有校级合唱团的学校 。这些学校艺术教育薄弱,师资匮乏 。指挥和伴奏可能我们学校根本没有 。我们怎样才能参加展览?或许条件会放宽,比如可以用录音代替伴奏,参与面会更广 。还有就是作品的选择 。既然是“班级合唱”,就应该以平时的音乐课堂教学为基础 。我们能不能简单地从我们学过的音乐教材中要求至少一首合唱歌曲?这样也可以减轻老师和学生的负担,也不用花很多时间去训练课本以外的作品 。
最后,把“鼓励”二字体现在实践中,给参加演出的学校、班级、老师颁发证书 。不是分等级的说英雄,而是基于大众化而不是竞技化 。只有这样,“班级合唱团”才能勇敢而热情地报名 。期待在市、省乃至全国美展的舞台上看到真正的“班级合唱”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