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一家三口的心理治疗 家庭治疗案例

家庭治疗案例(一次为三口之家提供心理治疗)
婷婷今年7岁 , 刚上小学一年级 。最近一个月她一直不愿意去上学 。不管是哄还是打 , 婷婷都不想去上学 。婷婷一直说她不舒服 。她今天头疼 , 明天肚子疼 。但是我妈每次带婷婷去医院都没查出什么问题 , 全家人都为此很困扰 。当他们第四次去急诊医院但一切正常时 , 急诊医生说:“你的身体没有问题 。可能是心理作用吧 。请去心理科 。”于是一家三口来到心理科 , 在门诊接受家庭治疗 。
在与婷婷家人沟通的过程中 , 家庭治疗师看到婷婷妈妈很焦虑 , 爸爸也很焦虑 。两个人都是关心孩子 , 怕孩子不学赶不上进度 , 怕孩子以后学不好考不上学 。话题一直围绕着孩子的学习 。
当治疗师开始探讨父母之间的关系时 , 婷婷的父母开始犹豫和回避 。最后 , 我犹豫要不要说出来 。他们已经分开很久了 。我妈和婷婷睡一起 , 我爸住客房 。爸爸妈妈经常因为小事吵架 , 甚至一生气就说要离婚 。一个月前 , 我爸妈又吵架了 , 就打起来了 。扔东西和喊叫的声音惊动了邻居 , 他们打了110 。警方出动介入此事 , 并要求其父母做笔录 。从那以后 , 婷婷一直不愿意去上学 。
治疗师问孩子离家在外时是否担心 。孩子说好 , 担心如果上学了 , 父母又会在家里打架 , 甚至担心爸爸会把妈妈打跑 , 失去妈妈 。婷婷的父母被余婷婷的担心震惊了 。他们没想到自己7岁的孩子开始想当家庭卫士 。
其实在很多家庭里 , 我们都能看到类似的故事在上演 。对孩子父母和家庭的忠诚 , 往往比我们想象的要多 。当父母关系日益紧张 , 战争不断 , 家庭成为硝烟弥漫的战场 , 家庭关系甚至岌岌可危的时候 , 孩子往往会挺身而出 , 成为保护家庭的那个人 。
有些孩子会通过与父母的互动、交流、表达观点和情绪来缓解矛盾、挽救关系 。有些孩子会通过让自己不舒服或者出现行为情绪问题来转移父母的注意力 , 改善家里的气氛 。父母之间的战争会因为孩子的问题暂时告一段落 , 开始关注孩子 , 甚至开始一起讨论孩子的情况 , 一起想办法解决孩子的问题 。家庭从分崩离析变成齐心协力 , 只为让孩子们早日恢复身心健康 。所以很多对家庭过于忠诚的孩子 , 往往成为维护家庭完整却牺牲自己健康的悲剧守护者 。
如果把孩子比作一朵小花 , 那么家庭就是种花的土壤 , 父母的关系直接影响土壤是否有合适的酸碱度和湿度 , 是否松软有空 , 是否有足够的养分 , 从而影响小花的生长、发育、成长和成功 。父母之间的和谐关系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前提和基础 。
那么 , 父母如何改善关系 , 减少矛盾 , 维护感情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
1.用表达感受来代替责备对方 。
情侣遇到矛盾或心情不好时 , 常用的句式是指责性的 , 比如:“你什么都做不好 。”“你为什么总是犯错?”“你只关心你自己 。”“你根本不为别人着想 。”表达的情绪都是对方听到的愤怒和抱怨 。当对方收到这样的情绪时 , 通常的第一反应是紧张 , 想逃跑 , 或者愤怒地反击 。其实在说这些话的人心里 , 他们真正想表达的不仅仅是攻击 , 更多的可能是表达自己的无奈、担忧、悲伤和孤独 , 需要对方的帮助和陪伴 。
所以你可以试着改变一下句式 , 让对方知道你的真实需求 。比如“我一个人做这个很无奈 。”"当我不舒服的时候 , 我感到无助和痛苦 。"“我害怕被伤害 。”“晚上一个人在家的时候 , 我很害怕 , 很孤独 。”这样表达自己的真实情绪 , 对方会觉得你是想让TA靠近 , 而不是推开 。
2.试着读懂对方的真实情绪 。
当我们试图表达内心柔软的部分时 , 就能更多地了解对方言语之下的真实情绪 , 并适当地加以确认 。比如当对方说“我很忙 , 你却无处可跑”时 , 你可以听出TA生气的心情 , 也可以试着理解TA生气背后的感受:忙的时候 , 你很无助 , 需要伴侣的帮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