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想伤感日记大全 绝想日记

失踪日记(失踪悲伤日记)
本报采访人员潘宇
3月26日、27日,卢帕版《狂人日记》将在上海大剧院上演 。
一个多星期前,3月14日,波兰导演卢帕的《狂人日记》在哈尔滨大剧院进行了正式试镜 。这是这出戏的第一次出场,立刻吸引了整个剧场的注意力 。全国各地的戏剧家、知识分子千里追剧 。演出结束后,一场由文化学者参加的公开研讨会,可能也是中国近年来最能引发思想火花的戏剧讨论 。
《狂人日记》剧照
“今天我们大家聚集在剧院里,为鲁迅,为鲁爸,也为哈尔滨大剧院,来生产为动力 。这是一个文化事件,或者我们把它视为一个历史时刻” 。研讨会上,一直关注这部作品的行为艺术家、中国戏剧家协会会长濮存昕这样评价这场演出的意义 。“一位波兰艺术家,一位欧洲艺术家,对鲁迅产生了兴趣,这也点燃了我们的兴趣 。”
导演孟京辉看完剧后非常喜欢,用他一贯狂野而富有诗意的语言称赞道:“导演卢帕,从一个哲学家、心理学家、艺术浪子的角度,不仅为中国话剧舞台贡献了一种文学的诠释,也贡献了一种关于梦的节奏感 。更重要的是,他贡献了一种曾经和现在都很强烈的饥饿感 。《狂人日记》就像是慢动作射向坚硬墙壁的子弹,就像是沉浸在柔情和悲伤时刻的突如其来的爱情,就像是融化在无言的日子下的叹息空 。这是一部伟大的、任性的、广阔的、充满激情的剧 。”
南京大学教授吕效平对他的作品印象深刻 。研讨会结束时他“被迫”发言,但他的激情却充满了火花 。最后他甚至说:“我坦白告诉台上的专家,我比你们更了解卢帕 。”
“卢帕的《狂人日记》不是传统表演 。他对塑造人物,讲故事,或者这个人为什么疯狂,都没有兴趣 。鲁最伟大的地方就在于,他总能在这一刻瞬间创造出我们内心的质感 。”
但是演出后的印象就不那么统一了 。孟京辉喜爱的那种“梦的节奏”对别人来说意味着催眠和迟钝 。
鲁的戏剧从来就不属于大众审美 。
《狂人日记》剧照
对于熟悉这位欧洲著名导演的观众来说,《狂人日记》亲切而熟悉 。和之前的《英雄广场》《酒鬼墨菲》一样,依然是那种惊艳的审美,高级,精致,深刻 。尤其在戏剧技术上,还是那么高不可攀,就像吕效平描述的那样:“我们做的是上海表,他做的是200年的瑞士表” 。
但对于很多观众,尤其是期待鲁迅的观众来说,5小时的《狂人日记》并不是一次轻松而平凡的体验 。这部“非常笨拙”却“未完成”的作品的节奏超出了大多数观众的承受能力 。困了之后突然醒来,醒来之后去看戏,惊叹了一会儿又回去睡觉 。这很可能是坐在剧院里的正常循环 。
在影院的五个小时里,很多观众可能会面临这样一个生理层面上的灵魂拷问,“坚持还是放弃?”
【绝想伤感日记大全 绝想日记】这种又长又难的感觉在西方剧院很常见 。但是,对于不常有这种体验的国内观众来说,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读完这本非同寻常的《狂人日记》?也许他们应该提前做些功课和心理准备 。
看剧之前需要对卢帕导演的风格有所了解,对欧洲常见的“试听”概念有所理解和包容 。
陆帕的每一部作品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在中戏教授、舞美大师刘兴林看来,陆帕是一个艺术家,同时也是导演、舞台设计师、灯光设计师 。作为这样的艺术家,他清晰地呈现了当代世界表演的一个重要特征,那就是舞美或者舞台设计并不是孤立的 。
卢帕的节奏就像电影里的长镜头 。按照他自己的解释,“我喜欢用放大镜看生活中的瞬间 。现实中有很多真实的瞬间我们无法停下来看,但在剧场里,我们可以 。”
他也不希望观众在剧场里感到快乐 。“观众不应该在剧场里舒服,只接受美好的东西 。有时候,痛苦能让观众接受思考 。”
吕效平教授的话可能更容易理解这种风格的含义:“卢帕发现了一个窍门,他把一秒钟变成了30秒钟,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些文字无法表达的东西 。所有这些加起来,卢帕的戏就不是传统表演了 。他真正想呈现的是我们内心在生活中的质感,是多元的 。鲁帕的质感总是忧郁的 。他在这里表现了他生活中的忧郁情绪,这是鲁帕的诡计 。传统戏剧看不懂 。”
3月26日和27日,《狂人日记》将在上海大剧院上演 。
才过了一天,两场的票就卖光了,可见这部剧的受关注程度 。
作为继《酒鬼墨菲》之后“中国故事”的第二部作品,鲁派的《狂人日记》,某种程度上已经超出了表演的范畴,更像是濮存昕所说的“文化事件”:一个西方导演眼中的鲁迅,一个在流行之年历经波折完成的跨界创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