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想伤感日记大全 绝想日记( 二 )


跨国视频创作
从波兰到哈尔滨到绍兴,从跨国影像创作到最终来到中国,卢帕带着自己的波兰创作团队,经历了三座城市的战斗与隔绝,每前进一步都遇到了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 。剧组的每个人都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了一种未知而危险的“风暴” 。剧中饰演赵贵翁的李在哈尔滨演出后感慨:“《狂人日记》这部剧历经风雨、暗礁险滩,几次险些翻船,终于首航,平安上岸 。”
所以,在今年引进剧目几乎完全缺席的当下,《狂人日记》的创作和演出比戏剧更有意义,成为了一种理想化的存在 。看完演出,刘兴林说,“在这个特殊的年份,外国导演进来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需要各种隔离 。没有决心、勇气和胆量,这个事情是做不了的 。所以从任何意义上来说,我觉得这部剧本身就是英雄主义的 。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坚持文化,做出牺牲,付出代价,是一种英雄主义 。”
学者于丹也为此兴奋不已:“《狂人日记》是这个舞台上的集结号 。在一切都要缩到15秒的今天,我们在舞台上还有这样的节奏 。大家静下心来,回到文字上来读鲁迅先生的《呐喊》 。”
为这部剧准备了六年的鲁派,在此之前通过各种为他翻译的文本来阅读鲁迅,在和很多人的对话、思考、碰撞之后,自己完成了剧本创作 。在这一版的《狂人日记》中,出现了叙述者、狂人、哥哥、嫂子、赵贵翁、母亲等多个角色 。
但在最后的排练阶段,由于28天的隔离,工作周期减少,让他对自己目前的工作状态并不完全满意,认为无论是表演还是节奏都还有“提升空间空” 。他把现在的演出定义为一次试演(正在进行中的工作) 。在卢帕看来,创作还未完成,永远在未完成的路上 。今天的《狂人日记》虽然破土了,但还是一个萌芽 。对于整个剧组来说,试镜是一个磨合和继续创作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和观众一起完成 。
对于观众来说,对《狂人日记》最大的好奇,可能是一个外国导演如何解读鲁迅的作品,如何重构这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经典 。但在这个戏剧精神和话题匮乏的年代,走进剧场,准备看一场“不是传统戏剧”的戏剧,参加一场这么多人的演出活动,或许是看《狂人日记》更有趣的姿态 。
不管看完剧后坐着还是躺着,在剧场里待了5个小时,最终还是会有什么东西在这部剧里击中你 。
高铁上的创作会
去剧院前你可以知道的小贴士:
鲁导演眼中的鲁迅与《狂人日记》
以下是露帕在哈尔滨演出后的发言实录:
相信我们每一个人都对鲁迅先生的这部作品有着深刻的理解 。在中国,它也是学生必读的作品,也是世界上最好最有价值的文学作品之一 。
我觉得这部作品是一部带有鲁迅先生个人情怀的作品,因为在他创作的这段时间里,鲁迅先生一个人住在北京的一个胡同里 。他感到失望的是,他未能做他一直试图在中国传播欧洲文学作品 。同时,他对自己的医生职业失去了信心 。这些是《狂人日记》中叙述者的基础 。
其实鲁迅希望每一个读者都是积极的 。他希望读者能通过阅读他的作品,开启自己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他写的很多内容,尤其是那个年代写的,都不一样 。他对欧洲文学很熟悉 。当时,他对这些欧洲文学作品非常熟悉,他曾希望传播这些作品 。后来他开始自己创作,自己写作,为的是引起读者的思考 。
所以这部作品最初打动我的是,我对这个神秘的叙述者和这个神秘的兄弟产生了兴趣 。我们也知道鲁迅先生自己写的很多作品都是基于他们兄弟的这些关系 。我们总是会想念对方,而这些亲密关系往往表达了放弃后的痛苦 。
最后一个我想说的细节是日记中的“古九先生的行书” 。这个情节到底是什么意思?因为这是疯子20年来一直困扰他的事情 。中国文学专家经常指出,谷久先生的书代表了在中国存在了4000年的儒家思想 。这句话其实代表了一个疯子非常个人的想法 。20年前他可能犯了罪,他是用践踏古九先生的书来描述的 。其实这种行为隐藏了一些他不敢说的罪恶 。所以我们也可以理解为疯子 。他不说谎,他是个哑巴 。于是叙述者去找他哥哥,让他怀疑这个问题 。他哥哥回答不了这个问题,也可能他就是不想回答 。
《狂人日记》剧照
演员眼中的导演卢帕
《狂人日记》的演员阵容包括、梅亭、陶海、乐、李和92岁高龄的京剧演员 。
但与很多人想象的不同,王学兵的哥哥和梅亭的嫂子,在剧中,并没有太多的戏份 。陶海饰演的解说员和乐饰演的疯子是剧中戏份最多的人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