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论文字 古代汉语论文( 三 )


短句接近口语,结构简单,节奏明快 。用以记言记事有助于增加感情色彩;用以议论说理有利于增强气势 。《论语》语言简洁凝炼,并给人以明快的感觉,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大量使用短句 。
三、性格鲜明的人对话
孔子是《论语》里的中心人物 。他是一个有远大政治抱负的人,但他不满意当时的社会政治状况,却又无力改变,处处显出一种矛盾惶惶的心理 。他在自己的弟子面前,一丝不荀,端庄稳重,雍容大度,有时还显得幽默风趣,极重感情 。《论语》里对孔子及弟子们的思想性格实录颇详,尤其是对话语言中体现得更充分 。孔子用世之意很切 。《论语·子罕)}记载了孔子一次和子贡的对话:“子贡日:‘有美玉于斯,温犊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日:‘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孔子把自己比作待价而沽的美玉,只等人家来买,而不愿藏在匣子里,这种迫切的心情,可见一斑 。
在维护周礼方面孔子是不遗余力的;而他的学生子贡在这方面颇有些离经叛道,师生之间有时也有冲突:“子贡欲去告朔之汽羊 。子日:‘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八愉》)子贡主张不杀活羊祭祀,孔子认为这是违背“礼”的 。弟子冉求为把持鲁国国政的季氏服务,孔子更是表示了愤激的态度:“求也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l”(《先进》)从孔子这些话中可以看出,他有时是很容易冲动的 。
当然,孔子有时也表现得比较机警 。他和鲁国季氏的家臣阳货有一段对话,十分生动有趣:“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 。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 。谓孔子日:‘来!予与尔言 。’日:‘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日‘不可 。’‘好怕事而亚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 。’‘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日:‘诺,吾将仕矣!’”(《阳货》)阳货是鲁国大夫季氏的家臣,季氏几代把持鲁国的政权,阳货这时又掌握了季氏的权柄 。孔子说他是“陪臣执国命 。”他想拉孔子出来做官,有求于孔子,所以谈话用的是婉转的指责和诚心相劝的手法 。而孔子非常讨厌他,但又不能得罪他,于是便来用虚与周旋的方法 。孔子的答话都很简单,表面上好象是完全接受,但弦外之音却是巴不得他早点离开 。这一段对话中没有什么动作行为描写,但人物当时的神态,完全可以从对话中看出来 。
鲁迅先生说:“高尔基很惊服巴尔扎克小说对话的朽妙,以为并不描写,人物的模样却能使读者便好象目睹了说话的那些人”,“如果删除了木必要之点,只摘出各人的有特色的谈话来,我想,就可以使别人从谈话里推见每个说话的人物 。”(《看书琐·记》)事实上,《论语》的对话语言也具备了鲁迅所称许的这种特色 。从对话中反映出的孔子,是一个性格丰满的形象 。
在《论语》中,围绕孔子进行的对话描写,显示了孔子的性格,」我们在这里所看烈的孔子决不是一个头上顶着光圈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而恰恰相反,是一个情感丰富,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 。他维护自己的理想,很有些顽强的精神,对待学生要求严格,又爱护备至,他的仪态是雍容大度,高兴时还可以开点玩笑,恼一怒时也会咬牙切齿,伤心时也会痛哭失声··…不但孔子的性格,而且孔子的一群弟子的性格,在对话中亦有很好的体现,师生之间互相映衬,相得益彰 。
四、强烈抒情性的表述语言
文章缘情而发,只有饱含着感情的语言,才能打动读者的心弦 。《论语》的语言,具有强烈的抒情性 。
孔子道不行于天,处处碰壁,他感到一种难言的寂寞,但又不愿意弃道谋官 。他自甘淡泊,不求富贵,曾有过这样的自我表白:“饭疏食,饮水,曲脓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孔子的这几句话,象一首从胸中自然流出的诗篇,又象一支缓缓弹奏的乐曲,抒发出他的安贫乐道,心安理得的感情 。有一次,叶公向子路打听孔子的为人,子路一时没有回答出来 。事后孔子对子路说:“··…女真不日:,‘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
(《述而》)这也是孔子的夫子自道,字里行间充满了自信和自得的情调,没有丝毫矫揉造作,是真情实感的流露,具有很大的艺术感染力,历来为人们传诵 。
孔子一生诲人不倦 。他的一些有关学生的谈话中,是倾注了诚挚深厚的感情的 。几千年后的今天也会使人感动不已 。颜回安贫乐道,谦虚好学,是孔子最钟爱的学生 。孔子不止一次用诗一般的抒情语言对他进行了赞赏‘“贤哉,回也!一草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优,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里”(《雍也》)这是一段很优美隽永的文字,赞美颜回革食瓢饮,发愤学习的精神 。前后用两个“贤哉,回也”进行呼应,深情绵逸,‘含蕴弥多 。颜回病弱早亡,孔子痛心疾首地说:·“隐!天丧予!天丧予!”(《先进》)发出无限惋惜地感叹,“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子罕》),为颜回早死不能为国家有所作为而伤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