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之于国也人教版语文高二上册教案( 二 )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孟子所提倡的“仁政”思想,把握孟子的论辩艺术及其“好辩”“善辩”的主客观原因 。

2.背诵课文 。
能力目标
1.掌握“数、发、直、兵、胜”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意思,了解“于、之”两个虚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用法 。
2.了解“或……或……”“直……耳”“是……也”“是何异于……”等几个句式的特点,辨析它们和现代汉语的不同特点 。
德育目标
结合本文学习,联系历史资料,了解孟子思想对当时及后世的影响 。
●教学重点
多义词义项的归纳和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背诵课文 。
●教学难点
1.理解“以五十步笑百步”这一比喻的内涵 。
2.领会孟子辩词的思想性、逻辑性 。
【寡人之于国也人教版语文高二上册教案】
●教学方法
1.诵读教学法 。包括朗读和背诵 。要求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使文言文语感训练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能够落到实处 。活动方式力求生动活泼,或个别朗读、集体朗读,或轮流朗读、分角色朗读,读后有评,以评促读、加强对课文的理解和背诵 。
2.点拨教学法 。本文选自儒家经典名著,语句看似浅显,内涵却较艰深 。为此,在背景资料介绍、文化知识简介及比喻说理的分析方面教师须相机点拨指导,避免学生囫囵吞枣 。
3.讨论法 。应与诵读同步进行,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
●教具准备
多媒体CAI课件、录音机、教学磁带、投影仪、相关文字资料 。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步骤
预习提纲
1.朗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掌握重要词语的音、形、义 。
2.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
3.初步了解孟子“仁政”思想 。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简介孟子及孟子的仁政思想,初步掌握全文大意 。师生共同分析1~4段,背诵1~4段 。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我们在初中学过孟子的文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其中“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成为后世广泛引用的名言警句,在今天仍然有很强的生命力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还分别成为成语沿用至今 。这充分说明孟子的仁政思想不仅对当时,而且对后世影响极大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孟子的又一篇表明他仁政思想的文章《寡人之于国也》 。(板书文题)
二、孟子生平及孟子思想简介
学生结合注释①及课后关于孟子的介绍了解孟子 。
教师适当补充: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学说,主张效法先王,推行仁政,宣扬性善,反对功利,反对战争,这些在当时列国纷争的形势下,被认为是脱离实际的空论 。但他思想中的民主意识、民本思想等都符合人民的愿望,具有进步意义 。
三、背景资料(多媒体显示)
《寡人之于国也》选自《孟子·梁惠王》,是该篇上部分的第三章 。
“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 。”(《韩非子·五蠹》)孟子所处的战国中期,“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刘向《战国策序》) 。各国诸侯争城夺池,角逐武力,蚕食鲸吞,征战不断;人民徭役繁重,水深火热,朝不保夕;社会混乱,礼制崩坏,世风倾颓,剧烈动荡 。权势与暴力被推崇,霸道被视为天道,攻伐凌侵被视作合理,由大国以“力”统一天下的态势已初步形成 。
公元前361年,魏惠王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此后,魏又称梁,魏惠王又称梁惠王 。在梁惠王中晚期,由于魏国在几次重大战役中惨遭失败,失去了昔日的强盛 。公元前334年,梁惠王“卑词厚币以招贤者”,为振兴魏国聚集人才 。孟子被“招贤”应邀来到魏国 。梁惠王对孟子说:“寡人不佞,兵三折于外,太子虏,上将死,国以空虚,以羞先君宗庙社稷,寡人甚丑之 。叟不远千里,辱幸至弊邑之廷,将何以利吾国?”孟子则以“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对答,指出专言求利的严重危害性和躬行仁义的重要意义 。二人另一次会面是在禽兽嬉游的池沼边上 。梁惠王得意地问孟子:“贤者亦乐此乎?”孟子以“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对答,并通过历史事实的对比,证明了贤者“偕乐”与不贤者“独乐”有截然不同的结束:文王关爱百姓,百姓爱戴他,因而文王能享其乐,夏桀不恤百姓,百姓怨恨他,因而夏桀不能保其乐 。正是在接触、交谈的过程中,孟子与梁惠王彼此有了进一步了解,于是有了《寡人之于国也》这么一次传诵千古的政事问答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