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之于国也人教版语文高二上册教案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寡人之于国也人教版语文高二上册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导入:有人说《论语》给人的感觉是孔子大圣人在谆谆教导,而《孟子》给人的感觉是孟轲“亚圣”在侃侃而谈,何以见得?初中学习的《〈孟子〉二章》记忆犹新,今天学习《寡人之于国也》再次感受孟子的谈吐风范 。
题解:“寡人之于国也”原句是“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寡人”,古代国君的自称谦词,今义是形影孤单的人,即孤家寡人 。“焉”“耳”“矣”均是文言句末语气助词,重叠使用,加重语气 。原句是主谓句,感叹句 。“于”,介词,与“国”合成介宾短语 。“之”,用于主语和介宾短语之间,提顿语气,强调介宾短语的意义 。
有些书编入这篇文章取成语名“五十步笑百步”,比喻自己跟别人有同样的错误或缺点,只是程度轻一些,却在讥笑别人 。另有成语“弃甲曳兵”也出自这篇文章,常用来形容败逃的狼狈相 。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人 。思想家,教育家 。地位仅次于孔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后世常孔孟并称 。他生活在战国中期,兼并战争非常激烈,他主张行“仁政”,统一天下 。曾游说各国,均不见用 。退而与弟子万章、公孙丑著书立说,有《孟子》一书(现存七章)传世 。——见初中《语文》第五册 。
孟子是孔子之孙孔 的再传弟子,孟子的出生距孔子的去世100年左右 。孟子曾把孔子侧重于道德修养的“仁”发展成他的政治理论“仁政”,主张行“王道” 。“仁政”即以仁爱之心对待人民,用这种办法统一全国就是“王道” 。“仁政”的具体内容是“省刑罚,薄税敛”恢复井田制 。“仁政”的政治理论是“民本论”,哲学理论是“性善论” 。孟子曾游说魏、梁、齐、宋、鲁等地 。宣传他的“仁政”“王道”的主张 。
战国中期,各诸侯国都在讲究变法革新,富国强兵,合纵联横,互相攻伐 。孟子却讲“唐、虞、三代之德”,被诸侯认为是脱离实际,加之孟子自己的知识分子的傲骨,不肯趋炎附势,故他的主张不曾被诸侯采纳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载说他:“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 。作《孟子》七篇 。”
宋代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称“四书” 。以后历代封建王朝科举考试,都以“四书”为命题依据之一 。

《孟子》现存七章,全面反映了孟子思想 。孟子一向被认为是儒学正统的继承者和捍卫者,是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位儒学大师,元文宗封他为“亚圣” 。《孟子》七章分别是《梁惠王》《公孙丑》《腾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 。《孟子》的篇名和《论语》一样,都是摘取每章开头几个字眼命名,没有特别意义 。汉代赵歧注释《孟子》,把每篇都分为上下两部分,故有《公孙丑下》(《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告子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梁惠王上》(《寡人之于国也》)的篇名 。
与《论语》一样,《孟子》也是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但《论语》文字简约、含蓄,《〈论语〉六则》最显著,《孟子》却以雄辩著称,文势磅礴,感情激越 。所以说《孟子》给人的感觉是侃侃而谈 。
《孟子》散文的艺术特色(1)情感强烈,文笔犀利,论辩性强;(2)论证手法灵活善变,或开门见山,或迂回曲折,巧妙控制论辩方向,驱诱论敌就范;(3)巧用比喻,使枯燥理论具体、生动,富有可读性,说服力;(4)文辞方面富于铺陈扬厉,时露尖刻,句式喜用排偶,笔锋咄咄逼人,文酣畅淋漓 。
课文《寡人之于国也》记载了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谈话,围绕“民不加多”的问题展开讨论,阐述了孟子主张“仁政”的具体内容,并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的不平等 。
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统治者,对外争城夺地,相互攻伐,“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 。”(《离娄上》)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造成社会兵员缺乏,劳力不足 。各诸侯国也就处心积虑的争夺人力 。梁惠王也不例外,他采取了一些体恤百姓的措施,以求吸取人力资源,但收效甚微,故有“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却“民不加多”的疑问 。孟子借梁惠王的疑问,或说是心理需求,宣传自己“施仁政”“行王道”的政治主张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