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之于国也人教版语文高二上册教案( 三 )


学生浏览、把握背景 。
四、熟读课文
1.放录音两遍 。
第一遍学生听,要求认真听,同时注意一些字词的读音和写法 。
第二遍,学生跟着录音轻读 。
2.学生各自朗读课文,注意断句,体会孟子的语言特色 。
3.教师出示投影,检查学生掌握字词的情况 。
(1)选出加点字音、形正确的一项( )
A.养生丧(sānɡ)死 不可胜(shènɡ)食 庠(xiánɡ)序之教
B.饿莩(piāo) 龟玉毁于犊(dú)中 孝悌(dì)之义
C.数(shù)罟不入污(wū)池 然而不王(wánɡ)者
D.鸡豚(tónɡ)狗彘之畜(xù) 数罟(ɡǔ)
(2)下列加点词解释全错的一项是( )
A.河内凶(荒年) 曳(拖着)兵 谷(稻谷)不可胜(尽)食
B.庠序(学校) 孝悌(孝顺父母)
斧斤(砍伐树木) 洿(浊水不流)池
C.饿莩(死人) 王无罪岁(年岁)
狗彘(母狗) 鸡豚(养猪)
D.勿夺(抢夺)其时 移粟(泛指谷物) 涂(通“途”,道路)有饿莩
(选两名学生回答,明确)
(1)A(B.莩piǎo;犊—椟;悌tì C.数cù;污—洿;王wànɡ D.豚tún)
(2)C(A.谷:粮食;B.孝:孝顺父母;悌:敬爱兄长;斧斤:斧子D.全对C.饿莩:饿死的人;罪岁:归罪于岁;彘:猪;豚:小猪)
4.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
请学生留意文中谈及“民之加多”的语句 。
5.结合注解朗读,了解文意 。
按前后桌组成学习小组,学生遇到问题,向小组其他成员提出,组内自行解决,如有疑难,小组长可向全班同学征求意见,确定答案 。
6.全班同学齐读课文 。
五、师生共同研习课文
1.提问:这篇课文记录了孟子与梁惠王的一次对话,这次对话围绕什么问题展开讨论的?
明确:民不加多 。
提问:课文中谈及“民之加多”的语句有哪些?
学生明确 。
教师出示投影,全文结构自然呈现 。
投影:
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概括每部分的主要内容 。(不要求精确,允许有不同表达)
明确:梁惠王自谓“尽心于国”问孟子“民不加多”的缘故 。孟子以“五十步笑百步”作答,指出梁惠王与邻国之君一样,接着谈自己的主张来回答梁惠王的疑问 。
2.研习第1段
(1)选一学生朗读第1段
(2)理清背诵思路 。
提问:梁惠王说:“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梁惠王觉得自己对国家政务尽心尽力了 。他的具体做法有哪些?
学生明确: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
提问:通过与邻国相比,梁惠王感觉如何?
学生明确: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 。
提问:梁惠王面临怎样的困惑?
明确:于国尽心,但民不加多 。
板书:
(3)朗读指导
梁惠王觉得自己对国家已经尽心尽力,所以“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读时,重音应落在“尽心”二字上,“焉耳矣”三个语气词连用,表委婉、伤感的语气 。“河内”四句直承上句,“移民”“移粟”两句并列而又相互补充,应一气读完,“河东凶亦然”是省略的文字,故“亦然”应重读,起强调作用 。“察邻国之政”两句,前句轻读,后句重读,有自诩之意,又表明自己用心良苦,为下文提问作铺垫 。最后“何也”要读出疑问语气,突出其困惑不解之意 。
教师范读本段,学生试读 。
提问:梁惠王为何对“民不加多”倍感忧虑?如何看待今天的人口国策?
学生讨论并交流 。
明确:春秋战国时期,列国战争和统治者的横征暴敛以及生产力水平低下,造成人口减少、地广人稀、兵员和劳动力匮乏 。为达到富国强兵、拓扩疆土、问鼎天下的目的,各国诸侯的当务之急是千方百计地争夺、吸引和控制人口,以增加劳动力和兵员,发展生产力 。增殖人口,是时代前进的需要和新的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 。基于人口的决定性作用,梁惠王理所当然会为“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忧心忡忡 。
即使在今天,人口仍是决定综合国力的要素之一 。实行计划生育,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是当前我国的基本国策,是从国情出发作出的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明智抉择 。
3.研习第2、3、4段
(1)学生齐读2、3、4段 。
(2)理清背诵思路 。
提问:孟子对梁惠王的疑问是如何思考的?
明确:他充分利用梁惠王想争夺人力的心理来宣传“仁政”思想 。
提问:孟子是怎样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之政”并无本质区别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