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习方法古文

每一门功课都有它自身的规律 , 有它自身的特点 , 语文当然也不例外 , 如果同学们在平日的学习和练习中 , 注意了这些规律和方法 , 语文也一定会得心应手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一些语文学习方法古文的学习资料 ,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关于文言文学习步骤介绍
第一步:重视基础知识
拿到一篇文言文 , 首先要关注以下基础知识:作者是谁 , 课文注释有哪些 , 特殊词汇有哪些 。然后再通读全文 , 借助注释 , 口述字句翻译 , 并尝试简单概括段落大意 。
注意 , 以上内容一定要自我完成 , 而非跟随老师课上一起 。当然 , 如果自身完成难度太大 , 可与前后桌一起讨论 。因为这样自我思考、讨论的过程 , 不仅能够增强自我学习感受 , 还能构建文言知识体系 , 并提升语言应用意识 。
第二步:梳理行文脉络
通过详细、准确梳理文言文的行文脉络和写作思路 , 能有效锻炼我们的语文思维 。而思维是人类的高级认识活动 , 能帮助我们掌握文言文学习规律 , 积累更多有效学习经验 。
以《劝学》为例 , 我们可以根据句意 , 准确地分为四段进行概括 , 以此理顺文章的写作思路 。而后 , 可再根据一些开放性探究问题 , 如:荀子主张劝学 , 那他劝到底想劝别人学什么呢等 , 进行深入研习 , 以此更深层次的理解文章思想 。
第三步:细细品评文章

白话文如饮水 , 解渴、省事儿;文言文如美酒 , 有韵味、更留香 。所以 , 文言文与白话文不同 , 它蕴含着结构美、思想美、语言美…… , 因此 , 我们在学习文言文时 , 一定要将文章当成美酒 , 进行细细品评 , 以此提升我们的审美鉴赏能力 。而这正是学好文言文的关键所在 。
例如 , 通过比较《劝学》《寡人之于国也》发现 , 《劝学》一文结构严谨、条理清晰、逻辑缜密 , 并善用比喻、排比、设喻等写作手法 , 这不仅能将深奥道理变得浅显易懂 , 还能使论据变得丰富细腻 。并且整篇文章句式对仗整齐 , 读之朗朗上口 。如此一来 , 文章之美 , 不言于表 , 自在于心 。
第四步:发掘文化价值
众所周知 , 从先秦诸子、两汉辞赋、史传散文 , 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的范围 。文言文不仅经历了时代的更迭 , 更承载了历史的文化 。基于此 , 我们一定要跟随教师的引导 , 有效发掘隐含的文化价值 , 并做好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
古人云:“如将不尽 , 与古为新 。”纵使文言文作为“古文” , 已经延续了千年 , 可只要我们勇于创新 , 就能发现其中的文化价值 。
最后 , “文能载道 , 因道化人” 。文言文流传至今 , 有着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我们一定要有效运用四步训练法 , 攻克文言文大难关 , 并从中感受先祖文化和智慧 , 将其创新运用于今天的生活当中 , 培养自身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精神 。
“关于学习”的文言文阅读训练
宋太宗学书

太宗朝有王著者右军书 , 深得其法 , 侍书翰林 。帝听政之余 , 留心书法 , 数遣内侍持书示著 , 著每以为未善 , 太宗遂刻意临学 。又以问著 , 对如初 。或询其意 , 著曰:“书固佳矣 , 若遽称善 , 恐帝不复用意矣 。”其后 , 帝笔法精绝 , 超越前古 , 世以为由著之规益也 。
【注释】①太宗朝:指宋太宗赵光义执政时期 。②听政:处理政务 。③内侍:此指太监 。④规:勉励 。⑤益:得益 。
【文化常识】
“翰林”及“翰林院” 。“翰”本指毛笔 , 引申为诗文 。“翰林”照字面讲 , 是诗文高手集中的地方 , 后成了专有名词 。古代在科举考试中 , 凡优秀者 , 皇帝除直接任命一部分进士担任某种官职外 , 把所有人均投入翰林院 。“翰林院”实际上是个人才储备所 。上文说到王著曾为“侍书翰林” , 意为他在翰林院做“侍书”——即为皇帝起草各种文件 。翰林可被皇帝任命去外地任职 , 也有长期在翰林院里的 , 他们的工作是草拟诏书 , 编撰史籍 , 校对文史 , 为皇帝讲文论道 , 等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