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节气的养生 寒露节气养生常识

每个节气都各自的养生常识,尤其在饮食方面体现了该节气的养生常识,寒露节气养生常识有哪些呢,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寒露节气养生常识大全,欢迎阅读!
寒露节气养生常识
1、足部保暖
常言道:“寒露脚不露 。”寒露过后,气温逐渐降低,因此市民不要经常赤膊露身以防凉气侵入体内,同时夏季的凉鞋基本可以收起来,以防“寒从足生” 。市民可每天晚上用热水泡脚,这样可以使足部的血管扩张、血流加快,改善脚足部皮肤和组织营养,减少下肢酸痛发生,缓解疲劳 。
脚自古就有人体的第二心脏之说 。从养生理论看,脚离人体的心脏最远,而负担最重,因此,这个地方最容易导致血液循环不好,再加上脚的脂肪层很薄,保温性能差,容易受到冷刺激的影响 。研究发现,脚与上呼吸道黏膜之间有着密切的神经联系,一旦脚部受凉,就会引起上呼吸道黏膜毛细血管收缩,纤毛运动减弱,导致人体抵抗力下降 。因此,足部保暖格外重要 。
2、适时添衣
另外,寒露过后,天气寒冷,老人、儿童和身体体质较弱的市民要注意防寒保暖,逐渐增添衣服 。俗话悦“春捂秋冻”,秋天适度经受些寒冷有利于提高皮肤和鼻粘膜耐寒力,但是老年人和患有各种慢性疾病者,则要注意防寒保暖,防止“冻”出病来 。
换季穿衣服别换得太快,最好厚薄搭配,以保暖为主,“不穿单衣”也是寒露养生的重要一点 。寒露时节,在起居上,更要合理安排 。研究认为,在气温下降和空气干燥时,感冒病毒的致病能力增强 。当环境气温降低后,人体上呼吸道的抗病能力就会下降,因此,为了及时预防感冒,要适时更衣 。

同时,还应随时备好急救药品,防止因气温骤降而引发哮喘、中风、心肌梗死等突然疾病 。
3、朝盐晚蜜
寒露是热与冷交替的秋季的开始 。在秋天里,秋燥是让人烦恼的一件事 。养生专家提出,对付秋燥的最佳饮食良方就是:“朝朝盐水,晚晚蜜汤” 。
【寒露节气的养生 寒露节气养生常识】发现皮肤越来越干燥,不少人以为,只要多喝水,就可以补充水分啦 。真相却是,光喝白开水,水分反而易流失 。不过,如果在白开水中加入少许食盐,情况就大不同了,这种方法,与补充生理盐水是一个道理 。
白天喝点盐水,晚上则喝点蜜水,这既是补充人体水分的好方法,又是秋季养生、抗拒衰老的饮食良方,同时还可以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秘 。现代医学证明,蜂蜜对神经衰弱、高血压、冠状动脉硬化、肺病等,均有疗效 。在秋天经常服用蜂蜜,还可以起到润肺、养肺的作用 。因此,当秋天来临之际,最好“晨饮淡盐水、晚喝蜂蜜水”,以保身体健康!
4、早睡早起
寒露过后昼短夜长,自然界中的“阳气”开始收敛、沉降 。此时便是人们保养阳气之时,因此,人们的起居时间也应当做相应调整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就有“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 。”的论段,就是告诉人们秋季养生的道理 。
专家说,早睡可顺应阳气收敛,早起可使肺气得以舒展,因此秋季养生就要做到“早睡早起” 。为避免血栓的形成,应该顺应节气,分时调养,确保健康 。

5、灸脐养秋
如果因为脾胃寒凉而造成腹泻,你可以用艾灸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艾灸肚脐的方法多种多样,你可将燃烧的艾条直接悬在肚脐正上方1厘米左右,进行施灸,以有温热感为宜 。每次灸半小时左右,每天进行1次,连灸10次为1疗程 。一般来说,一年四季都可以使用此法,但以秋冬季效果最佳 。
因体质虚弱而出现的胃肠功能紊乱、神经衰弱等病,用此法进行防治,效果很好 。隔姜灸也是现代人经常使用的一种艾灸方法 。取一块姜,切厚片,在上面扎上几个眼儿,放在脐上,点燃艾炷,在姜片上进行雀啄灸(就像鸟啄食一样),以感温热且舒适为宜 。
6、养阴防燥
寒露后,雨水渐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 。许多人会相继出现中医上所悦的“凉燥”症状,即咽干、鼻燥、皮肤干燥等 。苏所长表示,寒露时节养生跟秋分不一样,寒露养生最主要的是预防“凉燥”,从养阴防燥、润肺益胃方面入手 。
在饮食上少吃辛辣刺激、香燥、熏烤等食品,宜多吃些芝麻、核桃、银耳、萝卜、番茄、莲藕、百合、沙参等有滋阴润燥、益胃生津作用的食物 。水果有梨、提子、荸荠、香蕉等;蔬菜有胡萝卜、冬瓜、莲藕、银耳等,以及豆类、菌类、海带、紫菜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