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秦桧所黜怎么读 黜怎么读( 二 )


严惩昏懒庸贪,以净化政治生态环境
“国家之败,由官邪也 。”这是古人对于官之于国的重要性的基本认识 。历代开明统治者均奉行“明主治吏不治民”理念,通过严惩昏懒庸贪之官,以净化政治生态,达到治官察官的目的 。从浩如烟海的古代诗词中,我们可以寻见许多具体事例 。唐宪宗元和四年,御史元稹奉使两川按察,劾奏已故东川节度使严砺“违制擅赋”和非法籍没,严砺“虽死,其属郡七州刺史,皆坐责罚” 。尽管元稹回朝后受到严砺朋党排挤而被调任,但他查办此件藩镇大案,客观上对东川的政治生态和社会治理起到了振衰起敝的作用 。白居易在《赠樊著作》一诗中赞曰:“元稹为御史,以直立其身 。其心如肺石,动必达穷民 。东川八十家,冤愤一言伸 。”又如,宋朝推行监司互监法,以防擅权而自用 。欧阳修任谏官期间,向仁宗皇帝上书,纠弹御史王砺“阴徇朋党,挟私弹事”,王砺被问责降官 。欧阳修的直谏,一定程度上为范仲淹推行“庆历新政”营造了相对良好的政治氛围 。欧阳修后在《述怀》诗中自陈:“壮年犹勇为,刺口论时政 。中间蒙选擢,官实居谏诤 。”而诗句“岂知身愈危,惟恐职不称”更是掷地有声,充分体现了他的责任担当和大无畏精神 。此外,有的诗词还描写了贪官行刑前的幡然悔悟,极具教育意义 。太守陈璠因贪污罪被处死刑 。临刑前,他写下《临刑诗》,真心忏悔,以警示同僚和后世为官者:“积玉堆金官又崇,祸来倏忽变成空 。五年荣贵今何在,不异南柯一梦中 。”
严格御史选任,以保障监察职能发挥
监察机关以纠弹“官邪”为重要职掌,监察官作为皇帝的“耳目之司”,位卑而权重 。因此,历代均重视监察官的选任,首重其道德品质,非具备刚正廉洁、忠于职守、不畏权贵、不徇私情的风骨不得任用 。此外,监察官还必须科举正途出身,明法律令,有地方实际工作经验 。由于监察官严选严任,历史上出现了一批刚正不阿、纠弹不法、名垂青史的监察官 。明宣德年间,监察御史吴讷受朝廷之命,巡按贵州,考察“三司”吏治 。在返京途中,有人称奉“三司”之命向巡按大人馈赠黄金百两 。吴讷不接馈赠,反取文房四宝,在礼盒上作《题礼盒》诗,以示回绝:“萧萧行李向东还,要过前途最险滩 。若有赃私并土物,任教沉在碧波间 。”读罢此诗,巡按御史吴讷风骨凛然的一身正气跃然呈现 。又如,明嘉靖三十二年,监察御史杨继盛上书《请诛贼臣疏》,力劾严嵩,后遭诬陷入狱 。他在狱中作《言志诗》:“饮酒读书四十年,乌纱头上有青天,男儿欲画凌烟阁,之一功名不爱钱 。”这些监察官严格履职,对维护国家纲纪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政法大学 张京凯,本文刊登于《中国纪检监察报》2022年1月20日理论周刊第8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