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港造”燃料电池明年进入欧美?国际氢能谷如何布局( 三 )


“第二步要靠国产化,原来我们的膜、催化剂和碳纸都是进口的,现在把催化剂、碳纸、膜电极、双极板都引进到了临港,所以第二步就是通过国产化能够再降成本 。第三步则要通过批量应用,现在都属于小批量,所以到了2025年以后可以通过批量再降本 。”
今年5月,氢晨科技宣布通过换股方式全资收购专业催化剂和膜电极供应商擎动科技 。这两家产业链上下游环节头部公司的联手,被视作有助于我国自主技术产权的氢能产业发展和产品的国产化进展 。电堆是燃料电池的“发动机”,决定整车动力特性;膜电极则是电堆的“芯片”,是氢能转化成电能的反应场所,占电堆成本的60%以上 。
截至目前,氢晨科技已累计开发基于H2技术的80kW、100kW、120kW、150kW四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车用燃料电池电堆,均实现批量交付 。今年1月,氢晨科技发布了其投入上亿元经费自主研发的新一代H3技术和单堆230kW大功率燃料电池电堆,功率密度达到了6.0kW/L 。这也是目前国内金属板电堆的天花板 。
易培云对澎湃新闻采访人员表示,从2005年开始,其团队做燃料电池至今已17年,“一开始是在学校里做技术,2017年左右开始做产业化,做到今天为止基本上已经做到了电堆头部企业 。”2021年开始,氢晨科技开始新布局电解槽,“我左手是要解决怎么把氢气变成电,右手要解决怎么把电变成氢气 。”
在易培云看来,上海氢能产业的挑战之一还在于氢气从哪来、怎么运输、怎么加注、怎么存储,“目前成本仍然很高 。”他认为,光伏和海上风电等就地制氢、弃电制氢等策略,均可降低成本,“氢气可以存储和运输,甚至如果有多余还可以出口 。”

值得关注的是,尽管国内企业纷纷布局,并取得一些技术突破,但我国氢能产业仍处于发展初期 。《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 年)》中即指出,相较于国际先进水平,我们氢能产业仍存在产业创新能力不强、技术装备水平不高,支撑产业发展的基础性制度滞后,产业发展形态和发展路径尚需进一步探索等问题和挑战 。
大会现场也发布了“临港氢能十大‘揭榜挂帅’技术” 。包括兆瓦级质子交换模电解制氢技术、高密度高压车载储氢瓶技术、扩散层用碳纸批量制备技术等 。
康明斯新能源动力(上海)总经理景帅在大会现场发言表示,氢能产业大有前途,但是氢能产业还处于它的“幼儿期”,“干氢能,企业需要长期主义,更需要政府的引导、关爱和支持 。”
康明斯系全球动力系统巨头 。去年的9月27日,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与康明斯(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签署投资协议,共同推动康明斯氢能中国总部落地临港 。该项目将打造康明斯氢能中国区总部、新能源研发中心及制造基地,项目计划实现产值100亿元 。
澎湃新闻采访人员了解到,上述项目一期将于2023年底投产使用,具备5000台燃料电池及500兆瓦电堆制造能力,后续产能可扩展到1GW,涵盖电解水制氢装备电堆、燃料电池发动机及其核心零部件、高压储氢瓶系统等业务 。此外,临港研发临港生产的康明斯HD120燃料电池产品已正式进入投产阶段 。
【“临港造”燃料电池明年进入欧美?国际氢能谷如何布局】“同时我们还在和氢晨科技等区内产业链的同仁一起开发面向世界、面向海外的燃料电池产品,非常有信心明年在欧美能看到我们‘临港造’的燃料电池产品 。”景帅表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