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最大的芦笋生产基地

山东省曹县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芦笋之乡’,曹县芦笋种植面积达20万亩,年产优质芦笋18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六分之一,是中国最大的绿色芦笋生产基地 。
2003年,曹县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中国芦笋之乡” 。曹县还积极引导笋农实行无公害、标准化种植,培育有机芦笋生产基地和无公害农产品基地,打破了国际绿色壁垒,已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并出口欧洲、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 。
近年来,曹县县委、县政府引导农民大力发展芦笋种植,芦笋产业已经成为全县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
扩展资料:
芦笋的生长环境
1、温度
芦笋对温度的适应性很强,既耐寒,又耐热,从亚寒带至亚热带均能栽培 。但最适于四季分明、气候宜人的温带栽培 。在高寒地带,气温-33℃,冻土层厚度达1米时,仍可安全越冬,产量虽低,但质量较好 。
芦笋种子的发芽始温为5℃,适温为25~30℃,高于30℃,发芽率、发芽势明显下降 。用种子繁殖可连续生长10年以上 。冬季寒冷地区地上部枯萎,根状茎和肉质根进入休眠期越冬;冬季温暖地区,休眠期不明显 。
休眠期极耐低温 。春季地温回升到5℃以上时,鳞芽开始萌动;10℃以上嫩茎开始伸长;15~17℃最适于嫩芽形成;25℃以上嫩芽细弱,鳞片开散,组织老化;

30℃嫩芽伸长最快;35~37℃植株生长受抑制,甚至枯萎进入夏眠 。芦笋光合作用的适宜温度是15~20℃ 。温度过高,光合强度大大减弱,呼吸作用加强,光合生产率降低 。
芦笋每年萌生新茎2~3次或更多 。一般以春季萌生的嫩茎供食用,其生长依靠根中前一年贮藏的养分供应 。嫩茎的生长与产量的形成,与前一年成茎数和枝叶的繁茂程度成正相关 。
随植株年龄增长,发生的嫩茎数和产量逐年增多 。随着根状茎不断发枝,株丛发育趋向衰败,地上茎日益细小,嫩茎产量和质量也逐渐下降 。一般定植后的4~10年为盛产期 。
2、土壤
芦笋适于富含有机质的砂壤土,在土壤疏松、土层深厚、保肥保水、透气性良好的肥沃土壤上,生长良好 。
芦笋能耐轻度盐碱,但土壤含盐量超过0.2%时,植株发育受到明显影响,吸收根萎缩,茎叶细弱,逐渐枯死 。芦笋对土壤酸碱度的适应性较强,凡pH为5.5~7.8之间的土壤均可栽培;而以pH6~6.7最为适宜 。
3、水分
芦笋蒸腾量小,根系发达,比较耐旱 。但在采笋期过于干旱,必然导致嫩茎细弱,生长芽回缩,严重减产 。芦笋极不耐涝,积水会导致根腐而死亡 。故栽植地块应高燥,雨季注意排水 。

【我国最大的芦笋生产基地】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芦笋之乡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