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发左衽的意思是什么 披发左衽

在古代,中原与蛮夷不但风俗不同,穿衣打扮也不同 。中原人实行右衽,也即左衣襟压住右衣襟,像个Y字型 。而蛮夷人正好相反……
提起中国古代的服饰,不能不提起汉服 。汉服,顾名思义,是汉朝人或汉族人穿用的服装,也就是说,汉服起源于汉朝 。然而其实这是个误解,汉服历史悠久,远不是汉朝距今两千多年的历史,而是有五千多年历史,早在炎黄五帝时期就发明了 。汉服又叫华服、汉装、汉衣冠,“始于黄帝,备于尧舜”,我们华夏民族的人文始祖黄帝“制冕服”,被认为是汉服的起点,在尧舜时期汉服式样就基本完备了,在周朝完全定型 。之所以叫汉服,是因为汉朝在中国历史上享国四百余年,影响力大,因此人为 *** ,族为汉族,服为汉服也 。

披发左衽的意思是什么  披发左衽

文章插图
孔子《论语·宪问》:“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
左衽、右衽是儒家划的一道“华夷沟”在汉服史上,孔圣人是一个非常有影响力的人物 。他因为创建了儒家学派,所说的话被学生们总结成《论语》而流芳百世 。其中孔子关于汉服的一句话“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算是给汉服划了一道“华夷沟” 。大家都知道,管仲是春秋战国时代一个划时代的人物,正是他协助齐桓公开创了春秋五霸之一霸的事业,管仲打出的口号是“尊王襄夷”,也确实做到了为周王正位的功绩,所以管仲逝后过去了一百年,孔子仍然感念他对国人的恩,说如果不是管仲,我们这些人都要披散着头发,穿着左衽衣服成为蛮夷之人了 。
在古代,中原与蛮夷不但风俗不同,穿衣打扮也不同 。在对头发的处理上,中原上实行“束发”,而蛮夷人实行披头散发 。其实按现在的审美观点,披肩发也挺好看的,但在古代不行,要束起来 。在穿衣上,中原人实行右衽,也即左衣襟压住右衣襟,像个Y字型 。而蛮夷人正好相反 。之所以形成这个习惯,大概与各自的生活习惯不同有关 。
披发左衽的意思是什么  披发左衽

文章插图
管仲
中原人是农耕民族,右衽比较方便,而蛮夷人大多游牧民族,左衽骑马射箭方便 。服装的不同,并不能表明左衽更先进还是右衽更先进,但因为蛮夷之邦长期与中原作战,双方势同水火,因此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爱屋及乌,将对蛮夷的恨化身到每一个细节上,包括服饰 。因此左衽与右衽便成了一道解不开的“华夷沟” 。
不只孔子,其他中原人士也表达了对左衽的不友善感情 。除中原以外,古人称周边少数民族为“东夷、西戎、南蛮、北狄”,东汉的大学问家郑玄,也就是刘备的老师,称“四夷左衽” 。大史学家班固称“内诸夏而外夷狄,夷狄之人贪而好利,被发左衽,人而兽心 。”,爱国诗人陆游《剑南诗稿》中六处提及左衽,“尔来十五年,残虏尚游魂 。遗民沦左衽,何由雪烦冤 。”,大思想家王夫之称“当石晋割地之初,朔北之士民,必有耻左衽以悲思者 。”,这些儒者耻于左衽,皆是奉孔子衣钵 。
披发左衽的意思是什么  披发左衽

文章插图
日本光荣公司 *** 的《三国志12》游戏中刘备形象
古人把一些礼节上的东西看得很重,正是一个侧面说明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 。比方说清朝奉行“留发不留头”政策,许多 *** 就宁肯被杀也不剃头;因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损伤”,三国时的夏侯惇将受伤的眼睛吞到了肚子里,孔子的弟子子路临终前,也要正正衣冠,从容就义 。左衽在一些士人眼里,代表了曾侵略过中原内地的夷狄,代表野蛮与落后,代表抹不去的耻辱 。
中原之人还有一个说法,将左衽之服视为丧服,以示阴阳有别 。为什么有这样的说法,是不是表示对蛮夷之人的愤恨,有待考据 。但现在大量的考古证明,史书上记载左衽为丧服也不确切,因为挖掘出来了许多丧服,是右衽的 。到底丧服是左衽还是右衽,还是规定左衽而执行不严格,亦或普通百姓不知礼节,有待专家进一步通过研究做出结论 。
右衽并非汉服的专利 *** 长期以来奉行右衽,但据画像及考古发掘证明,右衽也并非是 *** 的专利 。西 *** 、蒙古人、不丹人等“蛮夷之邦”也都是右衽的 。然而他们是自始至终就衣着右衽,还是“右衽,从中国化也 。”,目前并无确切结论 。元朝是蒙古人打下的天下,四大汗国统治了半个地球,但从现在的证据来看,从成吉思汗到西亚王公的服饰,都是右衽 。元人虽是蒙古人,但受 *** 的风俗习惯影响,改变了他们几千年前先祖的左衽习俗,也未可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