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医的百科常识( 二 )


通过其应用,我们便可预测出某时期,某地区,某年龄阶断的人,多会患某类型疾病,对区域性或流行性疾病的防治提供可靠的依据 。中医对于人体脏腑机能的描述称为藏象,其学说是通过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研究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机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对于研究人体的生理及病理,指导临床实践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
除脏腑外,人体还有奇恒之腑,气,血,津液等组织 。其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相互为用的联系 。
而经络则是其相联系的系统之一,经络系统是由经脉,经筋,皮部,络脉四部份组成 。络脉是经脉的分支,其主干分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两大类 。
经脉之气所"结,聚,散,络"的为终筋,而皮部即是经脉及所属络脉在体表分支的部位 。经络的主要生理机能是沟通表里上下,联系脏腑器官 。
通过气血,濡养脏腑组织 。
中医基础知识1.阴阳五行的相互关系 阴阳五行是中国先哲对物质的高度抽象和分类概括,神奇而精辟,一旦掌握,一通百通 。
为便于读者理解,笔者对阴阳五行和与其相对应的人体五脏的关系作以下初浅的解释: (1)相生关系 。木(肝、胆)生火(心、小肠),火生土(脾、胃),土生金(肺、大肠),金生水(肾、膀胱),水生木 。
木生火 容易理解,木材可做火的燃料 。肝循环系统好,可以促进心循环系统正常运行 。
火生土 形象地用太阳对地面照射,经亿年以上可化石为土作比喻 。心循环系统好,可促进脾循环系统正常运行 。
土生金 用金属从土中而生作比喻 。脾循环系统好,可以促进肺循环系统正常运行 。
金生水 我们在自然界可以发现,有石就有水 。石头结构的山可以长树,因为岩缝可以使水升达到山顶 。
所以,民间有“山有多高,水有多高”之说 。而土结构的山不能长树,因为“土克水”,土阻止了水的上行,所以西北黄土高坡上光秃秃一片 。
石头中含有大量金属元素,古人把这种现象概括为“金生水” 。肺循环系统好,可促进肾循环系统正常运行 。
水生木 容易解释,树木生长要靠水 。肾循环系统好,可促进肝循环系统正常运行 。
(2)相克关系 。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
木克土 用树的种子破土而出作比喻 。肝循环系统不好,脾循环系统逐渐进入异常状态,例如:肝胃不和等 。
但是,土如果没有草木的制约,又会沙漠化 。土克水 用土能阻挡水运行作比喻 。
脾循环系统不好,肾循环系统逐渐进入异常状态,例如:脾虚引起的肾病等 。但是,土克不住水,水又会泛滥 。
水克火 用水能灭火作比喻 。肾循环系统不好,心循环系统逐渐进入异常状态,例如:肾性心脏病等 。
但是,水不克火,火会失控 。火克金 用火可熔化金作比喻 。
心循环系统不好,肺循环系统逐渐进入异常状态,例如:心肺衰竭,等等 。但是,火不克金,金属无所用途 。
金克木 用金属可伤木作比喻 。肝循环系统不好,肺循环系统逐渐进入异常状态,例如:肺阴虚引起的肝阳亢进等 。
但是,金不克木,木则疯长无序 。(3)相乘关系 。
相乘指相克太过,超出了正常的制约关 。事物相生相克均匀,才能保持平衡 。
否则,会出现连锁失衡 。例如:肺(金)克肝(木)太过,肝(木)受损失常,或克脾(土),或化为火伤肺金 。
(4)拒纳关系 。五脏之间生纳相交为正常 。
如:肺(金)生肾(水),肾接纳肺气 。五脏之间依此类推可形成一良性循环体 。
反之,脏与脏之间互不接纳,即逐渐演化为病态 。拒纳表现为:木不纳水,水不纳金,金不纳土,土不纳火,火不纳木 。
中医理论称“子病及母” 。木不纳水 可用水土流失现象比喻 。
如有些地区砍树,破坏了植被不能吸纳水,便会导致山洪暴发、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肝不纳肾,肾循环系统逐渐进入非正常状态,例如:肝瘀气滞引起的肾病等 。
水不纳金 流水不腐 。水滞则臭,久之可伤金器 。
肺为肾上之水,肾不纳肺,肺循环系统逐渐进入异常状态,例如:哮喘、肺气肿、肺积水等 。金不纳土 土孕育了金属元素包括微量元素,微量元素供养植物 。
如果金属拒绝接纳土的供养,它本身就不存在了,土也成了无用之土 。肺不纳脾,脾则运化功能失常,例如:营养不良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