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截胡”苹果发布卫星通信功能

卫星通信这一高大上的技术功能,因为华为和苹果新机纷纷采用,振荡了创新力不足的手机领域 。
基于潮电智库对手机产业十多年的深入了解,特邀请中国人民大学MBA、独立TMT分析师、竞争情报顾问付亮,AGM户外手机 CEO专家余陈志,卫星界CEO 黄序等专家团在9月15日(本周四)上午10点,于潮电智库视频号进行“卫星通讯是否为手机下一个风口”线上话题探讨,欢迎参与互动 。
9月8日苹果发布了iPhone14系列,新机配备了卫星通信功能 。巧合的是,9月6日华为“截胡”,发布的Mate50系列也支持这一功能 。
有产业专家认为,目前基于智能手机的卫星通信功能还处于探索和完善阶段,还远远算不上成熟 。不过手机直连卫星的卫星通信服务,可能是6G时代的重要标志 。
从业于某国内一线手机品牌厂商的徐生直言,“目前整个手机行业对此谈论较多,但包括自己在内很多人并没怎么关注这块技术 。”
潮电智库对10位华为和苹果的手机用户(各5位)做了随机小调查,大家都表示不了解卫星通信技术,而且不会为此买单换机 。其中,只有两位苹果手机用户表示对这一功能“有点兴趣” 。
就在华为发布会的前一天,收购了魅族科技79.09%股权的星纪时代公司宣布,将推出全球首款直连低轨卫星手机,在沙漠、深海、丛林等无人之境也能保证消费者的通讯需求,实现真正的、全场景的、全域链接覆盖 。谷歌也在近日表示,下一代安卓系统将支持手机卫星通信功能 。
一场关于手机未来的战争即将全面打响 。
手机卫星通信发展简史

卫星通信的最大优势,就是信号覆盖广 。
现有的手机信号,都是依赖于就近的基站,基站分布越多,信号就越好,反之就越差 。
如果是人类活动较少的区域,例如海洋、沙漠、森林等野外地区,基站信号无法覆盖,不管手机信号有多强,一样会陷入彻底失联的状态 。
和基站不同,卫星通信直接连接太空中的卫星,其信号基本覆盖地球上绝大多数区域 。所以手机支持卫星通信,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能与目前基站技术互补,拓宽手机的通讯适用范围 。
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就有手机公司开发类似的技术,最出名的要属摩托罗拉的”铱星计划 。”
这项计划从1987年启动 。4年后摩托罗拉成立了铱星公司,专门负责推动铱星计划 。铱星公司耗费50多亿美元,花了十年时间,一共制造出66颗人造卫星 。



1998年11月,铱星公司正式开通全球的通信业务,在他们的构想中,到2002年卫星电话用户将达到1200万人 。
铱星公司推出的手机价格是每部3000美元(折合人民币约3.6万元),每分钟话费3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2.5元) 。
偏偏在这段时间,无线通信发展突飞猛进,基站数量大幅增多,大多数地区都能实现信号覆盖,话费也远较卫星电话便宜 。

由于成本过于巨大,1999年8月铱星公司申请破产保护 。距离它开通铱星计划,仅仅只过了9个月,用户数也不过5万多 。
虽然在商业上铱星计划是彻头彻尾的失败,但从技术角度看,铱星计划是成功的,它的很多技术理念到现在仍不过时 。
之后,谷歌“气球计划”粉墨登场 。
该计划在2013年推出,试图通过在热气球内安装通信设备,然后利用热气球在空中的移动,为世界上最偏远的地区覆盖网络 。
因为始终找不到合适的商用模式,谷歌最终只能忍痛割爱 。2021年1月,谷歌“气球计划”宣布关停 。
相比之下,SpaceX的“星链计划”就是重量级了 。
2015年,埃隆·马斯克通过旗下的SpaceX公司,计划发射4425枚卫星,组成一个庞大的卫星网络,向人们提供互联网服务网络 。

自从2019年第一颗星链卫星发射升空之后,截至目前,在地球的近地轨道上SpaceX已经部署了约3000颗星链卫星 。
但是,星链并没有实现真正的移动上网,用户没办法用卫星网络直接上网,而是需要另外买一个信号接收器,装在自家屋顶上或者车顶上 。
而且用户只能在接收器的信号范围内使用卫星网络,稍微离开一下都没有信号,这其实更像是“固定上网“,而不是“移动上网“ 。
此外,星链网络没有和地面网络并网,星链的网络和设备都是专用的,和地面通信是两套完全不同的系统 。
“捅破天”技术,华为和苹果谁更强?
“这是华为mate50‘捅破天’的技术 。华为常务董事、终端事业群CEO余承东介绍说,华为Mate50系列手机的卫星通信功能支持的是北斗系统,在亚太地区大众用户能够享受到北斗三号短报文通信服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