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君不见下渝州的上一句 思君不见下渝州


思君不见下渝州的上一句  思君不见下渝州

文章插图

有朋友问:李白的《峨眉山月歌》为何被称为浑然天成的千秋绝调?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
什么是“千秋绝调”?“千秋绝调”其实和“千古绝唱”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
千古绝唱,是指从来少有的绝妙佳作 。
诗在古早本是用来演唱的歌词,说唱作能说得过去 。但是“千秋绝调”的说法,更倾向于音乐本身和音乐附着性更强的词牌——咱们平时说“小调”,是说曲子还是内容?
所以“千秋绝调”一般用来形容曲谱、音乐,比如“千秋绝调广陵散”——这就是没有词的,还有就是陈廷焯评论顾贞观的《金缕曲二首·其二》,这也是和乐演唱的词牌 。
诗从汉起,就开始出现“徒歌”,逐渐从歌词独立为吟诵作品,并因此产生单独的汉字音韵学,通过四声、平仄来规范诗的创作 。也正是因为吟诵体的规范,诗逐渐离歌而去,在形式上与音乐脱钩,在内容上也逐渐与大众宴乐脱钩,成为高级文人的精神文体 。
李白正处在词牌诞生、诗逐渐走向格律体的关键时代 。因此李白的作品古体诗多,用来演唱的也非常多,为什么我们今天读古体诗有时候感觉并不顺畅?那是因为在音乐附着下字词会发生变调——我们看今天的流行歌与歌词就知道,押不押平声都不重要,把他唱成那个声调就可以了 。
李白和王昌龄是七绝规范成格律体的重要推手,但实际上在唐乐坊中,因为词牌出身低微,当时可能还没有进入上层,主流演唱的还是诗 。
思君不见下渝州的上一句  思君不见下渝州

文章插图

如王之涣、王翰的《凉州词》,虽然都是七绝模式,实际上都是为西凉乐曲所写的唱词 。在当时诗依旧是拿来唱的,因而才有“乐府”——只分新旧 。
以前讲过王昌龄、高适、王之涣等人的“旗亭画壁”故事,就是各人赌自己的作品是否被宫人演唱——那些作品,就今天而言,全都是诗,但是当时都是用来演唱的 。
我们以今天的意识理解,诗词虽然同源,但是划分的标准是明显的,吟诵体和唱词有明显别——特别是词牌与古体诗的划分 。
虽然词牌的音乐今天已经散佚(同样变成了吟诵体),但是它的格律曾经被音乐固化平仄,由不得我们像写古体诗一样在朗诵的基础上随心所欲 。
就现下的标准,我们只能称乐曲或者词牌为“千秋绝调”,而把诗称作“千古绝唱”是没有问题的 。
称作“千古绝唱”更合适那么,李白的《峨眉山月歌》到底是“千秋绝调”还是“千古绝唱”呢?
以他当时的创作冲动来看,自然是用来唱的,唐人可以称之为“绝调” 。但是今天来看,称之为“绝调”就有些不合适,称之为“绝唱”也许更符合我们今天对这首作品的认知 。
思君不见下渝州的上一句  思君不见下渝州

文章插图

因为这是一首格律诗,是一首七绝 。虽然它曾经被用来演唱,但是经过诗词分流,如今我们只能朗读它,用平仄校验它 。而校验出来的结果,就是这是一首律诗 。
首句“峨眉山月半轮秋”,“平平平仄仄平平”,是第三字不论的平起平收律句,通过相对、相粘原则,得出整首诗的平仄关系: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 。
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
第三句“夜发清溪向三峡”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是“仄仄平平平仄仄”的“锦鲤翻波”变格,是合律的 。仔细验对,整首诗都是合律的,所以这是一首平起入韵,押平水韵“十一尤”部的七绝 。
七绝作为词牌演唱也不新鲜,如先前提到的《凉州词》,还有《浪淘沙》、《采莲子》之类词牌,其实也类似七绝,另有《阳关曲》实际上就是王维的折腰体七绝《送元二使安西》 。
在这种情况下,诗词不分,就只能用乐曲和唱词区分了 。
思君不见下渝州的上一句  思君不见下渝州

文章插图

音乐部分咱们称之为“千秋绝调”,文字部分咱们称之为“千古绝唱” 。
不要人云亦云很显然,用“千古绝唱”来称呼李白的《峨眉山月歌》更加合适,而并非“千秋绝调” 。
但是不论是哪一种称呼,都是有极大的褒扬性质,这种褒扬,虽然有一定的个人爱好在里面,但要当得上“千古”二字,还是必须经受住大多数人的评审考核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