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翻译拍照 从哪些方面对英汉翻译进行引申?

提供几个百度文库里面的文档给你,这个里面写了英语翻译技巧,觉得挺好的 。。baidu 。com/view/ad658a68a98271fe910ef975 。html。baidu 。com/view/064d605f804d2b160b4ec063 。
html。baidu 。com/view/aa44e8d276a20029bd642dc3 。html 如何提高英汉互译水平的几点技巧 摘 要: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结构及各自文化系统间客观存在着巨大差异,为了使学生能很好地进行英汉互译,翻译课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 。
本文主要强调以英汉互译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法,增强翻译技能意识,并提出翻译与美学的结合 。关键词: 英汉互译 提高 技巧进入21世纪,世界各地的人们联系得更加密切,国人对西方的交流也越发频繁,为了加强对对方的更多了解,真正做到通过语言理解它所表达的信息,增强学生的英汉互译能力就显得颇为重要 。
阿尔布雷希特·诺伊贝特(Albrecht Neubert)论述了英汉互译能力的7个特征:复杂性(complexity)、异质性(heterogeneity)、近似性(approximation)、开放性(openness)、创造性(creativity)、特定性(situationality)和历史性(historicity),它们错综复杂,构成英汉互译能力的背景特征,贯穿整个英汉互译过程 。
一个成功的译者所具有的英汉互译能力意味着他掌握了各种知识、能力和策略,并在英汉互译中运用自如 。此外,引申的解释强调英汉互译能力尤其应建立在语言和语用的能力之上,这种能力的总和是一种复杂的认知网络,由知识、能力和策略构成 。为了提高学生的英汉互译水平,我们不妨在英汉互译的教学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技巧 。
1 。以英汉互译过程为导向来培养能力我们传统的英汉互译教学方法是教师选定一篇原文作为翻译任务,学生在课外独立翻译,再回到课堂将粗略的译文提交给教师进行对比审查 。这种教学方式不是掌握翻译技巧、发展翻译能力的有效方法,而是使翻译教学滞后的原因之一,它客观上忽视了翻译活动实践性较强的特点 。
这种以翻译结果为主导的教学方法,在随之而来的对照参考“标准译文”进行学生译文错误分析的翻译评估中,加剧了不良后果的产生——课堂教学单一化、对立化,教学气氛压抑,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尤其是弱化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创造力 。而过程教学法,组织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活动,营造了畅所欲言、积极交流的课堂气氛,在教学中贯穿了促进、引导学生对英汉互译过程的思考、回顾、解释,认识译者在英汉互译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树立“译文无定本”的理念 。
[1]在布置英汉互译任务的同时,提出一些相关问题以引导学生对英汉互译过程的关注与思考英汉翻译拍照;当译文完成时,不强加给学生任何标准,不以“标准译文”评论学生译文中出现的问题,而是结合译文及其翻译过程进行分析探讨 。教学中重点不在纠正错误,就翻译的对与错进行讨论,取而代之的是在讨论中,启发学生为什么这样翻译,如何思考而产生现在的译文,如何决策,影响选择和决定的参考因素,译文产生的效果,有何独特之处;教师以肯定的回答鼓励其建立自信心和想象力,这样当学生发觉自己的解释没有说服力的时候,自然就会意识到翻译有误或需要改进 。
在过程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生生之间是合作互动的关系,生生之间的影响作用值得重视,他们在交流中不仅修改、充实、完善译文,而且互相启发,扩展视野,发散思维,加强认知能力 。以小组为单位的“课堂翻译”(translation workshop)尤其有利于过程教学法的实施 。
学生共同讨论翻译任务,一同经历翻译过程 。过程教学法启发了学生的自我意识(self-awareness) 。初试翻译者不再盲目地实践,而是逐渐意识到自己在翻译过程中的行为和思维,译者在翻译活动中需要的知识、条件,需要解释自己的选择决定,从而理解掌握翻译活动的基本概念 。
教师不限定怎样翻译、如何操作,学生在探讨翻译过程中自然理解自己的工作状态,认识到从原文的理解到译文的产生这一转换过程中,经历了几个翻译阶段,译者的思维活动、操作程序是什么,利用了什么知识条件,发挥了什么作用 。最后他们对英汉互译过程的描述,就会不乏独到之处和独特的见解 。
2 。英汉互译练习的形式与文体多样化一般而言,英汉互译的教程注重基本功训练,难以顾及各种练习形式和文体 。因此教师在使用中可补充更多的练习形式和文体,使学生在掌握英汉互译的基本技巧之后,能更快地适应今后工作的需要 。(1)练习的形式信息时代的翻译,不仅工作量大,而且要求速度快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