遒劲郁勃骨力遒劲 遒劲郁勃( 四 )


2.2《祭侄文稿》技法天成
1.线条圆转、遒劲舒和
《祭侄文稿》笔法圆转 , 笔锋内含 , 力透纸外 , 其线条的质性遒劲而舒和 。清代何焯《义门题跋》中说:“鲁公用笔最与晋近 。”但《祭侄文稿》一是打破了晋唐以来重内擫法来表现方刚之气的习惯 , 改用外拓法 。他认为 , 外拓圆笔更能自如地纵笔挥毫 , 充分抒展书法家的个性 。《祭侄文稿》不同于晋唐以来的方头清瘦 , 回归了古朴淳厚之气 。如“颜、清、尔”等字;楷隶之法的出现让作品奇趣迭出 , 如“门、陷、孤”等用楷法 , “既、承”末笔波状则取隶法 。如第13行的“凶威”二字取法篆籀 , 正是以圆润、浑厚的笔致和凝练遒劲的篆籀线条 , 展现了颜真卿在行书用笔上非凡的艺术功力 。
2、 结体宽博 , 平正奇险
在结体上 , 《祭侄文稿》打破了晋唐以来结体茂密、字形稍长的娟秀飘逸之风 , 形成了一种开张的体势 。一是宽郎舒展 , 外紧内松 。从《祭侄文稿》中我们会察觉到 , 有些字的俯仰变化之大 , 而这种现象的出现也正应和了颜真卿内心的悲壮心理 , 在书写时情绪放任是造成这一现象的必然原因 。这在前人行书书作中是很少见到的 。
3、墨法苍润 , 流畅自然
《祭侄文稿》是颜真卿满怀悲愤 , 用血和泪写出的行书作品 。渴笔枯墨 , 燥而无润 , 干练流畅 , 挥洒自如 。《祭侄文稿》中多处用渴笔修改的迹象表明:颜真卿在写这篇草稿时情绪激动 ,  思如泉涌  , 手不能追 , 非快速行笔不足以表达其激愤之情 , 且无暇注意墨色的变化 , 虽笔中无墨仍然继续书写 。然而这些干枯的笔墨 , 却给人以苍劲老辣的感觉 , 与浓重的笔墨形成对比 , 使作品具有枯、润、浓、淡、虚、实的变化 , 更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召力 。一次蘸墨 , 疾书数行 , 有些笔画明显是以笔肚抹出 , 却无薄、扁、瘦、枯之弊 , 点画粗细变化悬殊 , 产生了干湿润燥的强烈对比效果 。在中国书法史上唯有此一件作品最为遒劲 , 且和润 。所谓“干裂秋风 , 润含春雨” , 也唯此作品能当之 。
三、祭侄文稿春晖宣纸艺术品有限公司影印本赏析
点击更多赏析馆藏历代名家名作点击赏析更多馆藏历代名家名作点击赏析更多馆藏历代名家名作
3名碑荟萃的《名碑荟萃》原文《名碑荟萃》原文
在陕西省西安市 , 有一座中国更大的书法艺术宝库 , 那就是西安碑林 。碑林收藏了从汉魏至明清历代的碑石、墓志 , 共两千三百多块 。它们出自各个朝代名家的手笔 , 真称得上是名碑荟萃了 。
东晋时期的大书法家王羲之博采众长 , 创立了一种潇洒清秀的书体 。这种新书体很快在南方流传 。到了唐朝初年 , 由于唐太宗的提倡 , 王羲之的书法被认为是全国的正宗 , 在当时有很大影响 。
唐初的书法家 , 首推欧阳询 。他的字“骨气劲峭 , 法度严整” , 自成一家 , 人称“欧体” 。欧阳询学书十分刻苦 。相传有一次 , 他外出看到西晋书法家索靖书写的碑石 , 初看印象不深;
后来他又去看 , 才觉出妙处 。于是 , 他在碑石下整整待了三天 , 仔细观摩学习 。欧阳询晚年的字笔力更加刚劲 。西安碑林中的《皇甫诞碑》就是他的作品 。
盛唐时期的颜真卿 , 被后世称为继王羲之之后的又一位书法革新家 。他年轻时考中科举 。为了学书 , 他两次辞官不就 , 跑到洛阳 , 向当时的大书法家张旭学习 。张旭见他有志学书 , 就把不肯轻易告人的作书 *** 传授给他 。
在张旭的指导下 , 他刻苦学习 , 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 人称“颜体” 。颜体的楷书端庄雄伟 , 行书遒劲郁勃 。颜真卿用笔匀而藏锋 , 内刚劲而外温润 , 字的屈折处圆而有力 。碑林中的《颜勤礼碑》就是他的作品 。
颜真卿之后 , 有较大影响的书法家是柳公权 。他初学王羲之 , 后来遍观唐代名家书法 , 认为颜真卿、欧阳询的更好 , 便吸取了颜、欧之长 , 自成一体 。他的字骨力遒劲 , 结构严谨 , 世人有“颜筋柳骨”的说法 。碑林中的《玄秘塔碑》就是他的代表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