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三部曲系列小说 茅盾三部曲

作者:林传祥(中国档案学会会员)
茅盾,沈雁冰笔名,1927年发表《幻灭》时开始使用 。最初署“矛盾”,是当时接替郑振铎主编《小说月报》的叶圣陶把它改成“茅盾” 。理由有两个:一是“矛盾”不像人名,且太刺眼,太敏感,那时正是茅盾被蒋介石 *** 通缉的当口,很容易引起麻烦;二是百家姓里没有“矛”姓,加上草头,算是姓“茅”名“盾”,有人来问,也能说得过去,同时也不违作者的本意 。

茅盾三部曲系列小说  茅盾三部曲

文章插图
《茅盾全集9》封面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
在中国现代作家中,使用笔名代替本名是很常见的,但在选用时一般都有考究 。例如:“鲁迅”,一是母亲姓鲁;二是鲁迅自己说了“取愚鲁而迅行” 。“郭沫若”,取自家乡四川的两条河水——沫水与若水 。“巴金”,取自他在法国留学期间一个自杀的同学“巴恩波”的名字,以表示纪念 。还有“老舍”,取自他的“舒”姓,将“舒”字拆分,然后舍“予”,最后干脆叫“老舍”,含“永远忘我”的意思 。
“茅盾”笔名含义,当然就是矛盾 。从“五四”到“大革命”,茅盾所经历的一切,让他看到了“革命与反革命的矛盾,看到了革命阵营内部的矛盾,尤其清楚地认识到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这大变动时代的矛盾,”以及“自己生活上、思想中也有很大的矛盾,”似乎一切都是矛盾的 。取“矛盾”名,既是讽刺别人,也是嘲笑自己 。那时“矛盾”是个流行语,拿来作“名帖”,恐也只有茅盾敢“为尔” 。
叶圣陶是一个细心的编辑,他看到署名“矛盾”的作品,大加赞赏,说没想到小说居然还能写这种“大场面”的,但又特别能理解茅盾此刻的心 。那时他们都住在上海景云里,结邻而居,茅盾整日蛰伏家中,不能外出,只能是叶圣陶不时前去探望 。茅盾的“矛盾”让叶圣陶深有感触,有一种“描摹不来的感念” 。他将“矛盾”改为“茅盾”,虽为不得已,但读法还是一样,并没有“伤筋动骨”(不过作为编辑他完全可以建议另选其他字),他只是巧妙地在“矛”字上面加了个草头,算是将过于外露的“矛”稍稍函掩一下,改得既像个人名,又不落俗 。尽管茅盾没有反对,但在随后长期的笔名使用中,“茅盾”使用的频率是更高的,显然在他的心里他是喜欢加了草头的“茅盾”的 。叶圣陶的这一笔也算“点石成金”了 。
《幻灭》发表之后,又有《动摇》《追求》登场,这三部后来被汇集为《蚀》的“三部曲”很快震动当时的文坛 。夏志清说茅盾是凭借《蚀》“一炮而红”的 。*** “特种档案”里也有记录,说茅盾“最著名者《蚀》(内容分《幻灭》《动摇》《追求》三部,有三部曲之称),为十 *** 间最盛行之小说之一” 。
【茅盾三部曲系列小说茅盾三部曲】作为“最盛行之小说”,大家“觉得味道很好”,难免就要去“认识那个下蛋的母鸡”(钱钟书语) 。有人打听这位“茅盾”究竟是谁?叶圣陶是个谨慎的人,他不说,他要替茅盾“保密” 。据说徐志摩有一次故意要套他的话,说:“《幻灭》是你的东西吧?”叶圣陶摇摇头:“我哪里写得出这样的东西?”口风依然很紧 。
也许小说写得好,名字也起得“另类”,“流行语”中的“矛盾”竟然被一些人写成了“茅盾”,这些人在用到了“矛盾”的地方,以为“茅盾”是“矛盾”的正写,特意把“矛”字写成“茅”字 。可以想象,读者对“茅盾”的痴迷程度 。当时有一篇评论这样写道:“我期待着描写当前大变动时代的情态以及大变动时代的人物的思想心里行动的小说出现,茅盾先生的《幻灭》就在我期待中涌现在我的眼前了 。”还有一篇这样写道:“读了《动摇》以后,真是觉着一把辛酸泪,煞是动人 。是啊,这无非是茅盾先生言符其实 。”一些文章还作过实地调查,说有学校学生抱着四本登载茅盾《追求》的《小说月报》来上课,结果这四本《小说月报》竟然很快在课堂上传阅开了 。
“茅盾”笔名,既是反映现实社会“矛盾”,也是坦露作者内心自我“矛盾”,其 *** 在作品当中便是处处充满“矛盾” 。《幻灭》主人公静女士抱着对革命的满腔热望来到上海,在经历了一连串读书、恋爱、工作挫折之后陷入迷茫,于是她开始讨厌上海——“讨厌它的喧嚣,讨厌它的拜金主义化” 。革命似乎并不如她想象中的那般纯诚,那般 *** 而热烈;《动摇》里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革命形势急剧变化时,在革命与反革命势力的严重冲突中,动摇妥协,既不敢打击敌人,又不敢依靠群众,在动摇与妥协中断送了革命;《追求》中的一群青年知识分子在大革命失败后重燃追求梦想,然而他们却为白色恐怖的现实击溃 。看不到革命前途,却又不甘于黑暗现实的抑厌摧残,似有所欲求,但都失望了,只能以消沉、颓废、苟安麻痹自己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