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中光绪青花龙凤盘 龙凤盘

定窑是中国传统制瓷工艺中的珍品,宋代六大窑系之一,它是继唐代的邢窑白瓷之后兴起的一大瓷窑体系 。主要产地在今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原属今定州市)的涧磁村、野北村及东燕川村、西燕川村一带,因该地区唐宋时期属定州管辖,故名定窑 。
定窑原为民窑,北宋中后期开始烧造宫廷用瓷 。创烧于唐,极盛于北宋及金,终于元,以产白瓷著称,兼烧黑釉、酱釉和绿釉瓷,文献分别称其为"黑定"、"紫定"和"绿定" 。
定窑从邢窑而来,由于历史的变迁,定窑随着地域变化,新瓷土料的运用和制瓷工艺的进步 。卞向和认为:定窑更大的贡献就是在中国陶瓷发展的历史上闪烁过光芒,在中国陶瓷史和世界的陶瓷发展史上留下辉煌的一页 。
定窑莲座执壶

博物馆中光绪青花龙凤盘  龙凤盘

文章插图
定窑,是中国北方白瓷的中心,始于唐,为邢窑的后继者,在五代时期就已经发达 。以往文献多记载窑址在河北正定,1938年在河北省曲阳县涧瓷村发现古窑址 。近年又多次发掘调查,发现了最下层堆积着晚唐的破片;中层的是五代时就已大量生产;最上层为印花、画花的薄瓷片,是属于北宋中期以后,在政和、宣和年间 。这些薄瓷片,胎质坚致,釉泽莹润,花纹优美,确是很精进的品种;且有些是官窑性质的,如”尚食局、禁苑、奉华、官”等胎上刻字破片的发现,便可证明 。另在西燕山遗址发现粗瓷片的堆集,以及各地普遍发现的定窑瓷器及破片,又能证明定窑在北宋早期以后,也曾大量烧造民间使用的瓷器 。定窑以烧造白瓷为主,也烧颜色釉,如红定、紫定和黑定等 。根据《君友会-新民窑》记载,定窑,从北宋起,地位增高,各地仿制者颇多 。在定窑本身概念中,就孳乳出各种名称,单就白定一种,就有土定、粉定之分 。土定,有瓦胎和陶胎两种 。瓦胎为淡赤色的土质,陶胎为白土而略黄,质皆松,体较厚;袖色白色中闪黄或闪赤,容易剥落,或有大开片,是原始的及民用的定器 。粉定,是进步的及官用的定器,有陶胎和瓷胎,胎质致密而体薄,釉色纯白如牛乳者,或带淡赤色,釉中往往有刷纹,釉面凝聚,如有泪痕 。
博物馆中光绪青花龙凤盘  龙凤盘

文章插图
定窑器以其丰富多彩的纹样装饰而深受人们喜爱 。装饰技法以白釉印花、白釉刻花和白釉划花为主,还有白釉剔花和金彩描花,纹样秀丽典雅 。北宋早期定窑刻花、构图、纹样趋简,以重莲瓣纹为经典,装饰有浅浮雕之美 。北宋中晚期刻花装饰精美绝伦,独具一格 。装饰图案常用印花、划花和堆花手法,秀丽典雅 。印花图案,自然形态经巧妙变形,构成严谨;刻划花,较印花更活泼生动,别具一格 。这件瓷器正是唐代典型的定窑器,底部刻有重莲瓣纹,历经千年依旧品相如新,俗话说旧器如新就是宝,这件定窑无磕,无藏,可谓是千金易得,一宝难求的宝瓷,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 。
青花瓷(blue and white porcelain),又称白地青花瓷,常简称青花,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属釉下彩瓷 。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 。钴料烧成后呈蓝色,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 。原始青花瓷于唐宋已见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则出现在元代景德镇的湖田窑 。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 。清康熙时发展到了顶峰 。明清时期,还创烧了青花五彩、孔雀绿釉青花、豆青釉青花、青花红彩、黄地青花、哥釉青花等衍生品种 。
宣德青花缠枝葵纹龙凤盘
博物馆中光绪青花龙凤盘  龙凤盘

文章插图
足底落款为大明宣德年制,圈足有氧化特征,年代感十足,双圈足形似玉璧,有礼天祈福之意 。
明代宣德(公元1426—1435年,明宣宗朱瞻基年号)年间景德镇御窑厂烧造的青花瓷器,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具有很重要的地位 。它以其古朴,典雅的造型,晶莹艳丽的釉色,多姿多彩的纹饰而闻名于世,与其他各朝的青花瓷器相比,其烧制技术达到了更高峰,成为我国瓷器名品之一,其成就被称颂为“开一代未有之奇” 。《景德镇陶录》评价宣德瓷器:“诸料悉精,青花最贵 。”
博物馆中光绪青花龙凤盘  龙凤盘

文章插图
非常难得一见青花缠枝葵纹龙凤盘,花开初秋之时,其色鹅黄,薄如霓裳,妍丽无匹,然芬芳易逝,有朝开暮谢之说,故惹得历代文人心生怜惜,百般痴爱,遍植屋庐之旁,以获观赏之美,中间龙凤纹象征美好的爱情,边缘做出的小缺口,十分形象,是一件观赏盘,故而品相完美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