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子指什么意思 子的意思是指什么意思

为人的精神追求确立君子人格的标杆,敦促人将这种超越的精神追求落实于平凡生活,是孔子思想的重要方面 。在《论语》中,孔子强调通过不断学习、实践、修养和交往,使人形成与其社会本质相适应的人格素养,进而为自身发展奠定基础 。特别是《述而》篇的“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更是对这一思想的精炼概括,并突出强调了成“人”的四个基本面向 。
“文”教
孔子不止于对静态的文献资料的传授,更强调对其中所包含的精神本质的领悟和把握,注重以“文”化人,使人通过学“文”获得精神层面的提升,进而达到“文”以成“君子”的目的 。孔子将“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作为“文”的表现,因为敏而好学者能见贤思齐、追求进步且积极行动,不耻下问者虽居高位也能虚心求教、尊重他人 。

棉花子指什么意思  子的意思是指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这些正是文化修养带给人的精神风貌与行为气质的改变 。在“文”“质”关系与君子人格的形成问题上,孔子强调“文”“质”需要适度协调发展,不能偏于一隅 。他曾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
“行”教
孔子注重实行,从不空泛讨论某个理论问题 。
“行”教至少包含四个方面:之一,“行”不离心,强调表里如一 。孔子认为,只有人的内心建立起自觉和自律,其外在行为才有可能展现真正的仁德,他对那些“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匿怨而友其人”“色取仁而行违”的虚伪行为非常厌恶 。
第二,“行”而有恒,强调坚持不懈 。例如,孔子借南人之言和《易传》恒卦爻辞表示对行而有恒的赞同:“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善夫!‘不恒其德,或承之羞 。’”
第三,“行”有分寸,强调知止权变 。在孔子看来,“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因此恰当的行为是“约之以礼”的结果 。为避免教条地理解和遵循礼法,偏离仁义之本质,孔子又主张义以为质、适度权变,这反映在守信观上即君子应“贞而不谅” 。
第四,“行”见于事,强调社会责任 。孔子认为,学“文”的目的不能止于在个人的精神世界里自得其乐,而必须要在实践中发挥积极作用,他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忠”教
对“忠”教的理解,不能囿于为(他)人的立场 。“忠”的核心是“忠”于己(心),对他人的“忠”只是忠于己(心)的外显 。尽管孔子强调弘道于世,但是弘道的人首先要成“人” 。所以成“人”教育首先是成己教育,“成己”既是目的也是手段 。在施以“忠”教时,孔子所注重的是对事诚心尽力、对信念贞一笃定等 。
例如,子张问孔子:“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 。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 。何如?”孔子回答:“忠矣 。”孔子认为子文是因为心无偏私,所以能不为外物所动;因为诚于心,所以能尽其力;因为笃定于义,所以能行为一贯 。因作出“忠”的评价 。
棉花子指什么意思  子的意思是指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在《季氏》篇中,孔子将“言思忠”列入“君子九思”之一,这里的“忠”就是强调说话要能前后相顾、贯彻始终,而不可侈言放行 。
总之,“忠”的主旨在于敦促主体坚持对人对事的一贯信念,竭尽所能、恪尽本分 。
“信”教
“信”至少包含两种意思,一种是人言(承诺),一种是伸展 。在《周易·系辞上传》中,孔子说:“天之所助者,顺也;人之所助者,信也 。履信思乎顺 。”意思是只有顺应天道正义才能获得上天的庇佑,相应地,在人与人之间,只有履信践诺才能获得支持和帮助 。而履信践诺需要基于顺道义这个前提 。
在《论语》中孔子也表达了类似观点 。比如,“信则人任焉”即为“人之所助者信也”的同义表达;而“君子贞而不谅”“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可看作是“履信思乎顺”的具体阐释 。
《系辞下传》中说:“往者屈也,来者信也 。”将“信”作“伸”解,可以理解为内在于心的“诚”发见于人、事的状态,即忠于内而信于外,内恒有而外恒陈 。从这个意义上说,孔子教弟子立“信”实际上就是教之有“恒”,因有“恒”而致人“信”“任”是事态发展的应然趋势 。
“四教”与成“人”的关系
《宪问》篇中,孔子指出:“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这里面即包含了“四教”成“人”的逻辑思路:思义的前提是知义 。大多数人并非“生而知之者”,通过学“文”以达到知义是最可靠的路径 。“见利思义”实际上就是“行”——以义为原则权衡利之当取与否,然后为之 。“见危授命”是“忠”的表现 。一个人能于危难之时,慨然置生死于度外,没有诚己的自觉追求是不可能做到的 。“久要不忘平生之言”,当贫困与磨难无法动摇和改变一个人对自我的要求和做人的原则时,守“信”践诺对他来说就是非常自然的事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