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发展存在关键期是谁提出的 关键期是谁提出的

各位关注孩子早期教育的宝爸宝妈们对“关键期”这个词汇一定不陌生,这几年到处都是关于“关键期”的文章 。
但关键期到底是什么?
各种关键期,对孩子到底有什么影响?
不是教育家、心理学家的普通爸妈能不能发现并利用好孩子的关键期呢?
我们今天就来系统聊一聊!
什么是关键期?
1930年代,奥地利的生物学家、心理学家康拉德·劳伦兹提出了“关键期”理论,并以此获得诺贝尔奖 。
关键期理论发现,包括人类在内的许多生命个体,从出生到成熟的过程中,在某些特定时期对某些能力或知识信息的获得特别敏感,如果接受了适当的培养,就能不知不觉地获得这些能力和知识;
如果在这个时期未能受到适当训练,那么,以后对这些知识或能力的获得就需要花几倍、几十倍的时间与努力,甚至永远失去获得这些能力和知识的可能 。
这样一个时期,被心理学称为“发展的关键期” 。

儿童心理发展存在关键期是谁提出的  关键期是谁提出的

文章插图
关键期到底有多重要?
我们常说,0-6岁是人一生发展的关键期,0-3岁则是关键期中的黄金时期,这是为什么?
【儿童心理发展存在关键期是谁提出的关键期是谁提出的】科学研究表明,大脑潜能的开发主要依赖早期,脑功能的基本完善均是在学龄前 。婴幼儿到达3岁时,大脑发育已经达成人的80% 。3岁前是宝宝语言、性格、学习能力、生活习惯等培养的黄金期,错过则无法弥补 。
儿童心理发展存在关键期是谁提出的  关键期是谁提出的

文章插图
1920年,有人在狼窝里发现了印度“狼孩”,那时她8岁 。她虽然有人类的躯体,但无论是脾气秉性,还是生活习惯都和狼一样,不会双脚站立走路,只能用四肢,不会说话,也听不懂语言 。
人们非常努力地对“狼孩”进行教育和训练,可是用了6年的时间,“狼孩”才能够单独直立行走 。但还是不会跑,她想走快时,就又需要四肢并用 。
用了25个月,她才能说之一个词“ma”,4年后一共只学会了6个单词,直到1929年,17岁的卡玛拉去世前,她的智力、能力才达到两、三岁孩子的水平 。人们对她实施了良好的教育,可是却收效甚微 。
人类的知识与才能不是天赋,直立行走和言语也并非本能 。所有这些都是通过后天实践和学习才能掌握的 。
儿童心理发展存在关键期是谁提出的  关键期是谁提出的

文章插图
0-6岁这个阶段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人脑的发育有不同的年龄特点,比如言语发展的关键期(发音系统逐渐形成比较稳定的神经通路,以后要重新改变,非常困难),错过这个关键期,不仅是言语,在心理发展方面也会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 。
因此长期脱离人类社会环境的幼童,就不会产生人所具有的脑的功能,也不可能产生与语言相联系的抽象思维和人的意识 。
但是,成人如果由于某种原因长期离开人类社会后又重新返回时,则不会出现“狼孩”情况 。
1972年,人们在东南亚大森林找到了二次世界大战时迷失的日本士兵横井庄一 。它远离人类,像野人一样生活了28年,人的一切习惯甚至连自己的母语也都忘记 。可是当他获救后,只用了82天的时间,便完全回归人类社会,适应了生活,一年后结了婚 。
因为在他0-6岁的年龄接受了正常的教育引导,即使离开社会生活一段时间,再次回归只需要不久的时间就可以适应 。
同样是一段时间远离人类,可是,“关键期”是否错过,却有了两个完全不同的结局 。
歪歪兔太阳老师有句话说得很好,她说:“孩子的品性里,藏着每个关键期受到的教育 。”
普通爸妈能否发现并利用好孩子的关键期?
经过歪歪兔13年的教育经验,我们很认真地回答,可以 。
在我们接触的30万会员家长中,我们发现每个家长都可以发现孩子的关键期表现,只是大多数家长都把这些表现认定为孩子的不当行为,采取了错误的回应方式,更别提为孩子创造环境了 。
比如孩子把玩具扔的满地都是,我们会以为孩子是在捣蛋,其实他是到了“空间探索”发展的关键期;
当我们拖地,孩子也拿着扫把到处乱戳时,我们以为孩子是添乱,其实他是到了“助人行为”发展的关键期;
当门铃响了孩子哭闹着非要把门关上由他来开时,我们可能以为孩子是无理取闹,其实他只是到了“秩序”发展的关键期……
儿童心理发展存在关键期是谁提出的  关键期是谁提出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