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儿2读后感 明朝那些事儿优秀读后感7篇( 二 )


令人难以忘怀的便是书中所介绍的王守仁了 。王守仁原来在朝廷为官,但是后来因为参加政治,所以不慎被贬到了一个偏僻荒凉的地带 。他非常熟知这里的地貌地形,以及这里常年都多强盗多小偷,治安非常的不利!但是他却毫不气馁,希望用自己的精神内涵来感化这里的人民,让他们过上好日子 。为了这样,他苦心钻研了近七载,终于在第八年的时候,研究出了一门震惊古今中外的学科——心学,就是“知行合一”的理论,将中国古文化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从此,他也获得了心学之父的美称 。
其实这个故事带给人的与其说震撼,更不如说是一种敬佩,一种赞扬 。能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投入到科学,以及精神世界的研究中,是不易的,也是不平凡的 。
《明朝那些事》用轻松愉快的笔调,在人们的心目中塑造了一个让人回味无穷,却也不舍放下的明朝世界 。细细品读,方能品得其内在底蕴!

明朝那些事儿优秀读后感篇4
《明朝那些事儿》记述了明朝两百多年的历史,将暗淡的历史焕发精彩 。当年明月用他那幽默的笔风,从客观的角度,剖析人物的心理,带着读者去品明朝 。
一个王朝的兴起,在于前一个王朝的腐败,一个王朝的灭亡,在于这个王朝的无能 。每一个王朝都是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里,人们打打杀杀,从叔侄大战到闯王李自成,从蒙古部落到后金部,大人物被打倒,小人物赶上去 。一个王朝灭亡,另一个王朝诞生,这像是在轮回,但其实是在进步 。
一个国家的统治需要实力 。没有实力就会被推翻 。弱的迟早会被强的征服 。只有这样推陈出新,社会才能发展,人类才能进步 。一个经济繁荣,军事力量强大的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人民富有就不会造反,军事国防强大就不会有别国侵略 。
一个国家是不能没有钱的 。明朝亡于无银 。国富则民强,国贫则民受欺 。中国原来是世界上罕见的帝国,西汉时有丝绸之路,明朝时有七下西洋,各国的友好使臣,商人留学生不断的涌来,那时何等的强大 。后来贫穷下去了,经济不能再使人温饱,军队不能够足以保卫领土,八国联军就来趁火打劫 。
为人处事要讲气节,但有时候气节等于死心眼,我们要有气节,但不能死心眼 。暂时的忍让是为了以后的长治久安 。正所谓大丈夫能屈能伸 。否则就是欠扁,很显然,明朝的大部分官员就是欠扁的 。
在很多时候心态和信念是可以决定成败的 。一支抱着必死决心的军队是一支无敌的军队 。连死都不怕还有什么可怕的呢?相信自己能行,仗就打赢了一半,相信自己不行,那么仗就别打了,早点认输投降或者干脆自杀算了 。所以说士气很重要,坚定信念调整心态,有决心才有动力 。自信很重要,但过于自信就成了骄傲,一个骄傲的将军会让手下的千万士卒丧命 。一个好将军就是一个高素质的兵 。一次次血腥的战役磨练了他们的意志,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从战友的尸体中获得总结 。面对强劲的敌人,不断的战败,败久了就会产生恐惧,但不管有多么恐惧,下次依然要与他再战,因为国家需要 。终有一朝打垮敌人所向披靡!那么一块好钢就这么炼成了 。
什么物件都有气数,气数就相当于保质期 。一个王朝在世界上存在多久,这段时间就是他的保质期 。气数的保质期就相当于国力,国力有增无减时气数殆尽 。国力如果永远强盛气数就永远不尽 。所以我认为气数是可以左右的 。
明朝那些事儿优秀读后感篇5
明朝,在它长达二百七十六年的统治时间里,诞生了一个个伟人,发生了一件件奇事,这是一个伟大的王朝,一个人才辈出的王朝,一个无与伦比的王朝 。
在《明朝那些事儿》里,“劳模”朱元璋、“造____家”朱棣、懦弱的建文帝、贪玩的朱厚熙,不求富贵名利的政治家、野心家姚广孝,以诸葛亮自喻的哲学家、教育家王守仁等等,他们一个个从书里栩栩如生的走进我的视线,并让我记忆深刻 。
个人见解,我认为明朝里最伟大的皇帝是朱棣 。他自幼随父亲四处流浪,过着颠簸流离的生活,小小年纪就展示出超人的军事才能 。为了争夺政权、夺取皇位,不惜一切代价,却任用贤才,他打来的江山,有一半是姚广孝替他得来的 。姚广孝那句:“我要给大王送一顶白帽子”,让朱棣即兴奋又恐惧,要知道朱棣除了自己的父亲再就没有第二个害怕的人了 。当然他的造____之路也并非一帆风顺,在打败了N多个人之后,却与铁弦、盛庸等名不见经传,但宁死不屈、非同小可的人展开了激烈的战斗,最终还是他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他是一个成功的藩王,也是一个伟大的藩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