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洪秀全评价 洪秀全评价

1864年6月,天王洪秀全带着遗憾离开了尘世,真正进入了天国,去寻找他那日思夜想的上帝耶和华 。作为史上规模更大的农民起义领袖,洪秀全之影响力非常大,尤其是对中国近代历史之影响,更是不容忽视 。章太炎在《逐满歌》中评价:“地狱沉沉二百年,忽遇天王洪秀全;满人逃往热河边,曾国藩来做汉奸 。洪家杀尽汉家亡 。”孙先生评价:“朱元璋、洪秀全各起自布衣,提三尺剑,驱逐异胡,即位于南京” 。两者均是从民族主义之角度出发,肯定洪秀全努力“驱逐鞑虏,恢复中华,还我衣冠”之历史贡献 。《清史稿》评价:“攻城略地,杀戮太过,又严种族之见,人心不属”,持否定态度 。那么,洪秀全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呢?不妨来看下忠王李秀成在《自述书》中对其评价:坐享成果,关键时刻掉链子,并非帝王之才 。忠王李秀成是天国后期顶梁柱,陈玉成死后独自支撑危局,其评价应该算比较全面、中肯 。

对洪秀全评价  洪秀全评价

文章插图
李秀成在《自述书》中对天王之评价不是很高,还经常“吐槽”,压根就不承认他有帝王之风范 。李秀成认为,太平天国能够玩得起来,主要是靠两个人,而不是洪秀全,他只是坐享劳动果实,作为精神领袖而存在 。李秀成言:“前期做事皆南王,谋立创国者,出自南王之谋”,南王冯云山才是创立太平天国的真正领导人 。确实,赐谷村传教失败后,洪秀全心灰意冷,打算回到广东继续教书,研究基督教教义 。冯云山呢?违抗洪秀全命令,不服管教,独自一人千里行军,来到人生地不熟的紫荆山区,靠教书、做苦力、杂活生存下来,而后开始拉拢拜上帝教会员,杨秀清、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胡以晃等早期核心骨干无不是冯云山介绍入会 。此外,天国历法、文书、法律、行军条例等制定,无一不是南王之功劳 。可以说,没有南王冯云山之努力,就绝对不会有太平天国之辉煌 。

对洪秀全评价  洪秀全评价

文章插图
冯云山在紫荆山去挖到之一桶金后,洪秀全便从广东前来“接盘”,以教主之姿态指导教会工作 。1852年6月,南王冯云山阵亡蓑衣渡,8月,西王萧朝贵殒命长沙,东王杨秀清一家独大 。这时,东王九千岁杨秀清主导一切政务,带领军民继续北上攻打清军,并杀入南京,改名天京,与清王朝隔江对峙 。直到“天京事变”爆发,太平天国之军政事务,无一不是东王打理,洪秀全只会呆在深宫;东王打理政务,井井有条,各路兵马听从指挥,故而连连获胜 。李秀成在《自述书》中说:“东王佐政事,事事严整,立法安民,民心佩服;安民令一出,无官兵敢踏进民房,违令者,斩不赦 。”由此,“上下战功利,民心服” 。可以说,太平天国能接连击败湘军,摧毁“江北大营”、“江南大营”,达到全盛时期,靠的就是东王杨秀清主持大局 。

对洪秀全评价  洪秀全评价

文章插图
洪秀全坐享劳动成果,本应该高兴才是,可他偏偏在关键时刻掉链子,将太平天国引向灭亡轨道 。李秀成在《自述书》中说,东王杨秀清嚣张跋扈,经常欺负包括洪秀全在内的领导人,导致大伙很不满意,于是洪秀全、韦昌辉、石达开等便联合起来对付东王,“诛杀东王,及其兄弟仨,其余不得多杀” 。然而,韦昌辉奉诏回京“勤王”,解决杨秀清后,洪秀全却没能在之一时间出来发布圣旨,承认事变合法化 。如此,韦昌辉处境孤立,成为大伙眼中的乱臣贼子,他只能铤而走险,将事态扩大化,导致东殿、北殿、翼殿、燕殿等2万余精锐死亡 。洪秀全关键时刻不站出来担当责任,实乃大错特错 。道理简单,诛杀杨秀清,拜上帝教信仰已经崩溃,这是任何人都法挽回 。此时,天王不出面,东殿余党自然不知道事情究竟为何发生,他们必定会找韦昌辉算账 。如此,就不只是“杀三人,其余不得多杀”这么简单了,各大实力派相互火拼不可避免 。

对洪秀全评价  洪秀全评价

文章插图
洪秀全当断不断,这岂是乱世帝王之风范呢?忠王李秀成对其不满,自然是有原因的 。1861年9月,安庆陷落,包括守将叶芸来在内的16000余将士全部战死殉国,天京西面门户由此打开,再也无险可守 。安庆陷落,英王陈玉成应该承担责任,可也不能全怪他,毕竟各路援军也就只有他舍得下血本 。然而,洪秀全可不管这些,直接革除陈玉成王爵,同时册封他手下数位将领为王,大有抛弃陈玉成之势 。由此,陈玉成心灰意冷,最终中计被俘,受凌迟而死 。英王陈玉成死后,洪秀全能依靠的武装力量也就李秀成在苏南的百万雄师了 。此时,洪秀全应该好好重用李秀成才对,可事实并非如此 。看到忠王李秀成兵马多,洪秀全直接玩“滥封”,大肆分封其手下为王,并划出地盘,分割李秀成权力,从而导致军事指挥失灵,无法应对危局 。对此,李秀成在《自述书》中吐槽:“分封我手下为王,进而滥封”,“越封越多,战守互不争雄,无心为国” 。洪秀全“滥封”诸侯,李秀成认为这是天国灭亡“十误”之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