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记》,读后感 《昆虫记》经典读后感

在法布尔的作品中 , 昆虫似乎拥有奇思妙想和个性 , 变成了精灵 , 每天都在为自己喜欢的生活而努力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昆虫记》经典读后感 , 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昆虫记》经典读后感1
“世界上很少有人会从事这个职业的 , 我们也不指望从这份工作中挣钱 , 但是我们不必介意 , 因为它能获得很多有趣的知识 , 从某种意义上看这比任何职业都有意思 。”这是《昆虫记》中法布尔对自我工作的看法 。
亨利 。法布尔 , 1823年生 , 享年92岁 。他是法国博物学家、昆虫学家、科普作家 , 被世人称为“昆虫界的荷马”“昆虫界的维吉尔” 。他是第一位在自然环境中研究昆虫的科学家 。
【《昆虫记》,读后感 《昆虫记》经典读后感】法布尔出生于一个农家 , 从小生活十分贫困 , 但他通过自学花费20年的时间获得博士学位 。他将自己一生的时光都用在了对昆虫的观察与研究中 。《昆虫记》是他在荒石园中通过观察与研究 , 为昆虫写出的大部头 。
它融合了作者毕生的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 , 作者法布尔用人性化的方式观察虫子 , 向我们展现了昆虫的生活 。整部书所写的昆虫都令我感到有趣之极 , 其中有一篇文章“白蝎自杀”让我知道昆虫面对绝境时的选择 。
法布尔为了弄清白蝎会不会自杀的事而自行实验 。他把一只大白蝎放在一堆烧红的木炭围成的火墙里 , 一开始蝎子被火烫了一下 , 它倒退着在火圈里打转 , 一不留神又被烫了一下 , 白蝎在火圈里像疯了一般 , 乱无章法地挥动自己的钳子开始乱蹦乱跳 。
它挥舞着长枪 , 再反卷成钩子又乱舞起自己的钳子 , 突然它变得一动不动平卧在地上 。当时作者认为蝎子可能已经死了 , 在最后的狂舞中有一剑刺中自己而死去了 。直到作者靠近观察时才恍然大悟 , 原来那只大白蝎并没有死 , 他把它重新放进沙地中时 , 它又变得活蹦乱跳、生机盎然 。

大白蝎装死的行为使我感受到昆虫对生命的敬畏 , 面对死亡它小心试探、拼死挣扎、又巧于掩饰 。昆虫尚且如此 , 而我们不更应该珍惜生命吗?
本书中作者用通俗的语言向我们诠释这些昆虫世界的美好 , 而且在他的言语中并没有半点虚假 , 因为他坚持“科学可以被修饰 , 但不能被修改” 。
如今我们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远眺 , 了解昆虫的世界 , 探索昆虫世界更多的奥秘 。而《昆虫记》则让我们永远记住“法布尔” 。
《昆虫记》经典读后感2
书 , 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 是开启智慧大门的金钥匙 。阅读一本好书 , 能净化人的心灵 , 使我们的视野更开阔 , 更芬芳 。每当我得到一本好书 , 我就会废寝忘食地看着 , 细细品味 , 琢磨其中的奥秘 。
一个宁静的早晨 , 一缕金灿灿的阳光透过密密麻麻的叶缝照在我的书桌上 , 显得十分柔和 。树上 , 一只不知名的鸟儿欢快地唱起了婉转的歌谣 。我捧起《昆虫记》这本书 , 像是走进了书的海洋 , 与书融为一体 , 不管时间的流逝 , 书像磁铁一样牢牢地吸住了我的目光……
我不知看了多久 , 最后合上了书 , 眼前还不断浮现出书中那一幕幕奇特的景象 , “哇 , 原先昆虫和我们的生活这么相似啊!”那一声声惊叹在我脑海中若隐若现 。叽叽湫湫 , 叽叽湫湫的虫声回荡在我耳畔 。
读了法布尔的《昆虫记》我似乎有成长了许多 , 我从一个害怕虫子、厌恶虫子的小女孩长成了以为喜爱虫子 , 甚至敬佩虫子的“青年” 。在法布尔的《昆虫记》中 , 我认识了一群全新的昆虫 , 它们不像我记忆中的那样 , 是富有灵性的 。法布尔向我们描述了许多昆虫的觅食、劳动等 , 几乎包含了昆虫的一生 , 从中我也能深刻了解到法布尔观察昆虫时多么仔细 , 用心;我能想象到法布尔为了观察蚂蚁 , 一动不动地拿着放大镜在草丛旁待了一下午的艰辛;为了扑捉一只小虫 , 气喘吁吁地追赶着 , 绊倒了也不管的执着……法布尔的精神让我们肃然起敬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