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第二学期化学教学计划 高二第二学期人教版化学教案范文( 三 )


四、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规律;(2)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3)了解元素周期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问题探究和讨论交流,进一步掌握化学理论知识的学习方法──逻辑推理法、抽象思维法、总结归纳法 。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在问题探究的过程中,同时把自己融入科学活动和科学思维中,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和认知的规律性,在认识上和思想方法上都得到提升 。
五、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 教学的重点:元素的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结构的关系 。
2. 教学的难点:元素周期表的分区 。
2021高二第二学期人教版化学教案范文3
【课程安排】4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领会物质的量、摩尔、摩尔质量、阿伏伽德罗常数、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的基本含义 。
(2)使学生理解物质的量、摩尔质量、阿伏伽德罗常数、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等各物理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学会用物质的量来计量物质 。
(3)掌握用物质的量浓度来表示溶液的组成,掌握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 。
(4)学会用物质的量进行有关化学反应的简单计算 。
2.过程与方法目标:
(4) 通过引导学生对自己熟悉问题的分析,让他们学会怎样从中提炼总结出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 。
(5) 通过模拟科学家解决实际问题的探究活动,让学生感受科学家在面对实际问题时,如何分析、联想、类比、迁移、概括和总结,如何建立数学模型,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的:
(3) 通过模拟科学家解决实际问题的探究活动,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让他们享受到探究未知世界的乐趣 。
(4) 通过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精神 。
【教学重点、难点】
1.知识上重点、难点:物质的量的含义和应用 。
2.方法上重点、难点:如何寻找、选择解决问题的途径,建立数学模型 。
【课前准备】学生课前探讨,完成下列表格:
假定我们有一篓面值一元的硬币,假定每一硬币的形状、体积、质量是相同的,我们通过哪些方法或途径可以知道这篓硬币的个数?
序 号 方 法 或 途 径
方法一
方法二
……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交流、研讨]在开始今天的化学课之前,请同学们先回答我们布置的课前智力游戏:
假定我们有一篓面值一元的硬币,假定每一硬币的形状、体积、质量是相同的,我们通过哪些方法或途径可以知道这篓硬币的个数?
(媒体显示)
序 号 方 法 或 途 径
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
方法四
方法五
方法六
方法七
方法八
…… 直接数数
先称量出一个硬币的质量,再用硬币的总质量除以一个硬币的质量
先称量出100个硬币的质量,用硬币的总质量除以100个硬币的质量,再乘以100
先称量出一个硬币的体积,再用硬币的总体积除以一个硬币的体积
先称量出100个硬币的体积,用硬币的总体积除以100个硬币的体积,再乘以100
先测量出一个硬币的厚度,再将硬币垒起来,用硬币的总厚度除以一个硬币的厚度
先测量出100个硬币的厚度,再将硬币垒起来,用硬币的总厚度除以100个硬币的厚度,然后乘以100
用模具(比如一木板上刻有许多凹槽,每一凹槽中正好卡入10个硬币)计量(银行常用)
……
[建立模型] 我把上述方法总结为两种方法模型:直接计量和换算 。前者直接获得硬币个数,后者通过引入中间物理量搭桥,换算出硬币个数 。
[讲述、媒体显示]
模型一:直接计量 (方法一)
模型二:引入中间物理量换算 (方法二~方法八)
[引言] 下面我们来研究一个化学上经常遇到的宏观物质的质量、体积与构成它的微观粒子数之间的关系问题 。也就是第三节所讲述的内容 。
[讲述、媒体显示]第三节 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
一、物质的量、阿伏伽德罗常数、摩尔、摩尔质量
[引言]首先我们来分析C + O2 == CO2 反应:
[讲述、媒体显示]
C + O2 == CO2
宏观上: 12克 32克 44克
微观上: 1个C原子 一个O2分子 一个CO2分子
[联想质疑]实际生产或科学实验中,碳、氧气、二氧化碳是可称量的,固体反应原料是按照一定的质量比例、气体反应原料是按照一定的体积比例投入的,但化学反应是在碳原子与氧分子之间一个一个地进行的,碳原子、氧分子以及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分子都是难于称量的微观粒子,如何建立起宏观物质的质量、体积和其所含微观粒子数之间的联系呢?或者说已知宏观物质的质量或体积,如何求出它所含有的微粒个数?已知微粒个数,如何求出它的质量或体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