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个人学习工匠精神收获10篇( 三 )


匠人的精神就是专注于眼前的人 , 脚踏实地的尽职尽责 。工匠从来不在乎产品的售价 , 只在乎人们认为自己可以提高的地方 。人的思维是有限的 , 不能用同样的热情同时对待很多事情 。工匠们把全部精力都集中在手中的工件上 , 剩下的就交给别人了 。如果每个人都能有这样的工匠 , 只要分工明确 , 社会就永远不会混乱 , 但现在人们看到电影行业赚钱很快 , 所以不管是作家、歌手、食人族 , 都去当导演 , 最后落得工作没做好、电影口碑很差的尴尬境地 。
手艺的第一个条件是崩溃 。当前面的路很多的时候 , 有些路可能看起来是捷径 , 有些路看起来是漫长而艰难 , 但是你怎么知道这两条路有相同的终点呢?我一直认为不努力就没有结果 , 不走弯路就没必要走 。为了找到最合适的方法 , 孟剑锋尝试了几十种材料 , 推翻了一套又一套方案 。没有那些看似无用的尝试 , 你怎么能得到外宾渴望赞美的结果?工匠的精神 , 不急于做出最优质的产品 , 大概是我们社会每个人都需要学习的东西 。
说到工匠 , 我们总觉得“踏实”、“踏实” , 因为他们不能被整个社会浮躁的风气所驱使 , 却给这个社会带来一丝凉意 。
2022个人学习工匠精神收获6
重拾工匠精神 , 对教师教育的启示有四 。
一是尊重教育经验 。
教育经验是教师在长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积累起来的 , 对每个教师而言都带着自己的生命温度 , 而且不少经验还是以教师或学生的某种牺牲为代价的 , 因而弥足珍贵 。优秀的教育经验是教育领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 不能将其全都视为低级、片面、肤浅的 , 认为他们需要被理论知识覆盖和替换 。
尊重教育经验 , 首先要培育教育经验 。教师要坚守育人为本的职业精神 , 各项工作都应该以育人为目标 。尊重教育经验 , 还要延长教育实习时间 。教育实习的定位主要不是基于技术理性的将教育理论应用于实践 , 不是杜威所言的“理论教学的工具” , 而是通过实践形成教育经验 。教育经验是长期积累的结果 , 因此 , 教育实习时间要延长 , 让准教师逐步从边缘到中心 , 从依赖到独立 , 从而在上岗前积累其独当一面的经验 。
二是推行师徒制 。
教育经验弥足珍贵 , 但作为个人经验 , 它却依赖教师的肉体 , 会随着某个教师的离职或离世而消失 , “人亡艺绝 。”因此 , 教师教育必须重视教育经验传承 。教育经验内含缄默知识 , 其传承要靠“传、帮、带” , 要落实到师徒制 。
当前教育改革背景下 , 教育经验传承是否有价值?回答这个问题 , 关键看我们坚持何种改革观 。如若我们认为改革是“大破大立” , 甚至“全破全立” , 那么经验传承当然是改革阻力 。可是 , 教育改革其实是渐进和连续的 , 从一定意义而言 , 是不断地“穿新鞋走老路” 。教育改革中 , 教育传统、教育现实与理想的教育之间虽有差异 , 也有共性 。因此 , 即使是在改革 , 哪怕是转型性改革的背景下 , 我们都不能忽视和轻视教育经验传承 。
积极倡导共享的氛围 , 努力构建共赢的机制 , 师徒制才能发挥最大价值 。现实中确实有部分教师对公开教育经验有顾虑 , 害怕“长江后浪推前浪 , 前浪死在沙滩上” , 不愿跟同行分享“干货” 。有位教师曾跟笔者说 , 她找到了一个教化学某个知识点的方法 , 通过这种方法 , 学生能够很快理解 , 而且在考试过程中也极少遇到问题 。可是 , 她不会将其用于公开课 , 也不会告诉其他同行 。可见 , 师徒制价值的发挥 , 在于共享的氛围和共赢的机制 。
三是彰显能力本位 。
教师教育要重视(准)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 , 要建构“能力本位”的课程观和评价观 。教育教学实践能力是教师的核心技艺 。其要义 , 简言之 , 就是会教且教会 。可是 , 当前教师教育课程与评价偏离了教师核心技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