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与中医( 二 )


唐朝著名医学家王冰,在《黄帝内经素问注》之中,就运用易理来注解医经 。在《上古天真论》中,有《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之句,王冰注之:“老阳之数极于九,少阳之数次于七,女子为少阴之气,故以少阳数偶之,明阴阳气和,乃能生成其开体,故七岁肾气至人者,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之句,王冰注云:“与天地合德,与日月合明,与四时合其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故曰圣人所以处天地之淳和,顺八风之顺理者,欲其养正,避役虚邪” 。这是直接使用了《周易》乾卦文言 。在《四季调神大论》中,有“阳气进闭塞要,在气者风热之害人,则九窍闭塞 。雾湿之为病,慢掩翳精明 。取类者,在天则日月不光,在人则两目藏曜也,灵枢曰:“天有日月,人有眼目 。《易》曰:‘丧明’ 。于《易》岂非摇摇欲坠养着正之道邪“ 。这里运用易辞来说明人体天地相应之理 。在《阴阳应象大论》中,有《阴静阳躁,阳生阴工,阳杀阴藏”之句,王冰注后新校正云:“详阴长阳之义,或者疑之 。按周易八封四方之义,则可见矣 。坤者,阴也,位西南隅,时在六月七月之交,万物之所盛长也,安谓阴无长之理 。干者,阳也,位戊亥之分,时在九月十月之交,万物之所以杀也 。孰谓阳气无杀之理 。以是明之,阴长阴杀之理可见矣 。”这里根据《周易》乾坤之义明阴阳气无杀之理 。在《天元纪大论》中,有“太虚谬廊,肇基化元,万物资始,五运终天,布气真灵,总统坤元……”之句,王冰注解则直接运用易辞而言:“易曰:大哉干元,万物资始,乃统天,……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也“ 。在这里,《内经》与《易经》之言,几如自一人之口,何其相似乃尔 。在《天元纪大论》中说》:“动静相召,上下相临,阴阳相错,而变由生也” 。王冰则借孔子之言注云:“天地之道,变化之微,其由是矣,孔子曰:‘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 。此之谓也“ 。由此可见,王冰是我国运用易理全面注解《内经》的奠基者 。
金张元素在《病机气宜保命集.阴阳论第四》中指出:“大哉干元,万物资始,至哉坤元,万物资生 。所以王码以阳,地为阴,水为阴,火为阳,阴阳者,男女之血气 。水火者,阴阳之微兆 。水火既济,血气变革,然后刚柔有体而开质立焉 。经所谓天覆载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 。人禀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 。故人生于地,悬命于天 。……系辞云:“一阴一阳之谓道 。老子曰:万物负阴而抱阳,故偏阴偏阳谓之疾“ 。这里运用易辞阐明了天地人身疾病这阴阳的道理 。
金朝刘守真在《素头号元机原病式》中,详言五运六气盛长胜复之理,其后附于病机十九条,主论则多主于火,治法多用寒凉之济攻其有余,成为温热学派的开山,他在原序中说:“古如祖圣伏羲画封,非圣人孰能明其意 。二万五千言,至周文王方始立象演封而周公述爻 。后五百余年,孔子以作十翼而铁囤方完 。然后,易为推究所习者众而注说者多,其间或所见不同而互有得失者,未及于圣,窃突击道教故也 。易教体乎五行八卦儒教存乎三纲五常,医教要乎五运六气 。其门三,其道一,故相段以用而无相失,盖本教一而已 。若忘其根本而求其华实之茂干,未之有也 。……仙经曰:”大道不可以筹算,道不在数故也 。可以筹算者,天地之教也 。若得天地之教,则大道在其中矣 。“他从易学的发展史角度论述了易医一理,三门归一的道理,并指出两者需要相须以用,不可相失,否则就会忘其根本 。他以此为鉴,发出感慨,”由是观之,则不知运气而求医,无失者鲜矣“ 。
在对于病症的病机分析上,刘守真常从易理的角度出发,判别阴阳,详审机转,如磁主气为病热类的鼽者一条说:“鼽者,鼻出清涕也,夫五行这理 。微则当其本,化甚则兼有鬼贼,故经曰:“亢则害,承乃制也 。易曰:”操万物者,莫莫乎火,以火炼之金,热极而反化为水,及身热极则反汗届也,水体柔顺而寒极则反冰如地也,……经曰:“鼻热者出浊涕,凡痰涎涕唾稠浊者,火热极甚稍炼致之然也 。或言鼽为肺寒者,误也” 。以火极化水,热极汗出之理申明鼽为肺热所致,可以说是立论的确,恰合病机,在战栗一条说:“战栗动摇,炎之象也,阳动饮静而水火相反,故厥逆禁固屈伸不便为病寒也 。栗者寒冷也,或言寒战为脾寒者,未明变化之也 。此由心火热甚亢极而虞,反兼水化制之,故寒栗也 。然寒栗者,由火甚似水,实非兼有寒气也 。……或曰:冬后阳升而出则阴降而入,夏后阳降而入则阴升而出,乃妄意也,如冬至子正一阳生,生而得其复封,至于已则阴绝而六阳备,是故得其纯干封 。夏至午正则一阴生而得垢卦,至于亥则阳绝而阴备,是故得其纯坤卦,至于冬至则复阳也 。然子后面南,午后面北,视封之爻则子后阳升,午后阴降明矣,安得反言冬后阴降而夏后阳降孜孜不倦……,经言火热主于出行,寒水主于闭藏,故天气热则地气通泄而出行,故地中寒也,犹人汗出之后体凉 。天气寒则地凝冻而闭塞,气难通泄,故怫郁而地中也 。……故子正一阳生而至于正月寅,则三阳生而得其秦卦,秦者通利而非通秦也 。然而否极则泰,秦极则否,故知人之胃于寒而内为热者亦有之矣 。……故诸战栗者,表之阳气与邪热并甚于里,热极而水化制之,故寒栗也 。虽尔为热极于里,乃火极而似水化也 。”这段洋洋大观的文字,以乾坤秦否笔垢六卦,论述阴阳寒热消长互变之理 。根据否极秦来,秦极否来得对立转化,申明了火极似水,热极水化的病理,这不仅为战栗属热甚而立论,而且将火之论的病机系统化和理论化,并奠定了温热学说的理论基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