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之一课时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 四 )


一、导入新课
上一课我们学习了《召公谏厉王弭谤》,周厉王不但堵塞人们的言论,而且刚愎自用,不听召公的劝戒,落得个“流王于彘”的下场 。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齐威王与周厉王恰恰相反,不仅不堵塞言路,而且鼓励人们进谏 。当然,他们俩人治理下的国家也会出现截然不同的局面 。
二、解题:
1、板书课题:邹忌讽齐王纳谏(结合对比《召公谏厉王弭谤》)
2、这篇课文选自《战国策》 。《战国策》这部书,我们在初中学习《唐睢不辱使命》时就作过介绍,大学熟悉的许多成语都出自于它,例如:狐假虎威,画蛇添足,惊弓之鸟,南辕北辙 。
《战国策》是战国末年和秦汉间人编集的一部分重要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作者已不可考 。经过汉代刘向整理编辑,才定名为《战国策》 。全书分国别编辑 。
《战国策》的内容主要记载战国时期各国谋臣策士游说诸候或进行谋议论辩时的政治主张和纵横捭阖,尔虞我诈的故事,也记述了一些义士豪侠不畏强,勇于斗争的行为 。
《战国策》的文章特点
(1)长于说事,无论个人陈述或双方辩论,都喜欢夸张渲染,充分发挥,畅所欲言,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
(2)描写人物的形象极为生动 。
(3)书中说事,常运用巧妙生动的譬喻通过许多有趣的寓言故事,以增强论者的说服力 。如狐假虎威 。本课邹忌的生活体验可能是事实而非虚构,但借来作为一种增强说服力的手段,依然带有寓言意味,可谓别开生面 。
3、请学生参照注释解题:
邹忌:战国时齐人,曾任齐相 。(有辨才,善鼓琴 。齐威王二十一年,以鼓琴见威王,见三日,拜为相) 。
讽:用含蓄的话暗示或劝告 讽刺
纳:接受,采纳 。
谏:规劝的话 。
请同学复述课文 。
二、串讲,分析课文
(一)学生朗读课文,准备串讲 。
“邹忌讽齐王纳谏”,是个历史小故事,写的是齐相邹忌用自已的事情设喻,婉言劝说齐威王“除蔽纳谏”修明政治,可是文章一开头,没有直接写邹忌讽劝齐王,而是写什么?
邹忌比美(板书)
(二)分析、串讲之一段 。
1、提问:文章开头怎样描写邹忌的外貌和行动?这些反映了什么?
明确:开头用:邹忌修人尺有余“而形貌映丽”一句话,写出了邹忌外形魁梧、美丽,行动:“朝服衣冠,窥镜”写邹忌窥镜见貌,自觉其美,逼真地刻画出他自我欣赏的心理 。[分析过程中串讲课文]
2、提问:正是有了这点自信,才使他敢于和齐国有名的美男子徐公比“美” 。由此引出了他与妻、妾、客的答话,邹忌向他的妻、妾、客提出了什么问题?得到怎的怎样的回答?[板书:问美]
(以对文章的理解设问,通过问题的回答串讲效果较好)
明确:“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徐公不若君之美也语(串讲这段话 。)
3、邹忌的妻、妾、客异口同声地认为他比徐公漂亮,这三问三答语意要同,但句式不同,文字略有变化 。
小组讨论:说说妻、妾、客的答话语气程度有何差别?
(此处引发学生兴趣,利于他们动脑筋思考)
明确:妻的回答表现了妻对他由衷的喜爱、爱恋之情溢于言表 。(语气十分肯定,“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表现了妻子对丈夫的偏爱之情”)妾的回答,少了“君美甚”一句,只是跟着妻的口气重复了一下 。“徐公何能及君也?”表现了封建社会里地位低微的妾的畏怯心理 。她的回答就有些勉强,说话比较拘谨,不敢越雷池一步 。客人的答话,“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语气更轻,表现出一种应酬、逢迎的态度 。
邹忌的三问,内容完全相同 。只是在文字上略有变化,既表现了他的怀疑,又毫无重复之感 。三答的意思也相同,但由于身份和心理的不同,感 *** 彩却大不一样 。
4、接着写邹忌与徐公比美[板书;比美]
提问:邹忌与徐公怎样比美?结果怎样?
明确:“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串讲)
5、把邹忌的言行与作文教学中《一对小花狗》相对比,谈谈它们的异同之处,由此可看出邹忌是怎样的人?
明确:妻、妾、客的回答恰似那一面镜子,歪曲了事实的本质 。邹忌恰似那小花狗,受到了蒙蔽,所不同的是小花狗被歪曲的现象所迷惑,不能正确认识自己 。而邹忌在一片赞扬声中,并没有昏昏然忘乎所以,而是保持着清醒的头脑 。先是“不自信”→“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 。几个字就将一位正直、忧国忧民之士,辗转反侧于床头的形象跃然纸上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