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植物抗宿主反应,移植物抗宿主反应的本质是?( 二 )


4移植排斥反应的分类同种异体移植中,排斥反应有两种基本类型:宿主抗移植物反应(HVGR)和移植物抗宿主反应 。在实体器官移植中,主要为宿主抗移植物反应,移植物抗宿主病虽偶有报道,但总体发病率很低;在骨髓移植中,则以移植物抗宿主反应常见 。受者对供者组织器官产生的排斥反应称为宿主抗移植物反应,根据移植物与宿主的组
织相容程度,以及受者的免疫状态,移植排斥反应主要表现为三种不同的类型 。
超急性排斥反应:较为罕见,一般发生在移植后24小时内,出现坏死性血管炎表现,移植物功能丧失,受者常伴有全身症状 。超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的基本原因是受者循环内存在针对供者HLA的抗体,常见于下列情况: ABO血型不符、由于多次妊娠或反复输血或既往曾做过某种同种移植等使受者体内存在抗HLA抗体、移植物保存或处理不当等其他原因 。超急性排斥反应多见于肾移植,在肝移植非常罕见 。在肾移植中,循环中的抗体可结合到移植肾的血管内皮细胞上,通过激活补体直接破坏靶细胞,或通过补体活化过程中产生的多种补体裂解片段,导致血小板聚集,中性粒细胞浸润并使凝血系统激活,最终导致严重的局部缺血及移植物坏死 。超急性排斥反应一旦发生,无有效 *** 治疗,终将导致移植失败 。因此,通过移植前ABO血型及HLA配型可筛除不合适的器官供体,以预防超急排斥的发生 。
急性排斥反应:临床最常见的移植排斥反应类型,多见于移植后一周到几个月内,但移植多年以后亦可发生急性排斥反应 。典型的急性排斥反应表现为发热、移植部位胀痛和移植器官功能减退等 。病理特点是移植物实质和小血管壁上有以单个核细胞为主的细胞浸润、间质水肿与血管损害,后期在大动脉壁上有急性纤维素样炎症 。急性排斥反应出现的早晚和反应的轻重与供受者HLA相容程度有直接关系,相容性高则反应发生晚、症状轻 。大多数急性排斥反应可通过增加免疫抑制剂的用量而得到缓解 。
慢性排斥反应:一般在器官移植后数月至数年发生,表现为进行性移植器官的功能减退直至丧失,主要病理特征是移植器官的毛细血管床内皮细胞增生,使动脉腔狭窄,并逐渐纤维化 。慢性免疫性炎症是导致组织病理变化的主要原因 。目前对于慢性排斥反应仍是以预防为主,一旦发生则缺乏理想的治疗措施 。如果免疫攻击方向是由移植物针对宿主,即移植物中的免疫细胞对宿主的组织抗原产生免疫应答并引起组织损伤称为移植物抗宿主反应 。移植物抗宿主反应主要见于骨髓移植术后,以及脾、胸腺移植时,以发热、皮疹、腹泻和肝损害为主要表现 。根据病程不同,移植物抗宿主反应分为分为急性与慢性两型 。急性型多见,多发生于移植后3个月以内,患者出现肝脾肿大、高热、皮疹和腹泻等症状 。虽是可逆性变化,但死亡率较高;慢性型由急性型转来,患者呈现严重的免疫失调,表现为全身消瘦,多个器官损害,以皮肤和粘膜变化最突出,病人往往因严重感染或恶液质而死亡 。
实体器官移植术后的移植物抗宿主反应非常少见,文献报道的移植物抗宿主反应的发生条件包括:宿主与移植物之间的组织相容性不合、移植物中必须含有足够数量的免疫细胞、宿主处于免疫无能或免疫功能严重缺损状态。
5移植物抗宿主病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移植物抗宿主反应是一种特异的免疫现象,是由于移植物组织中的免疫活性细胞与免疫受抑制的、组织不相融性抗原受者的组织之间的反应 。因此,GVHD的发生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移植物必须具有免疫活性的淋巴细胞 。
【移植物抗宿主反应,移植物抗宿主反应的本质是?】2.宿主必须含有移植物中所没有的组织相容性抗原,因此宿主对移植物来说是异己的 。
3.宿主必须无力对移植物发动一个有效的免疫攻势 。
6为什么器官移置后总是产生排斥反应?原来每个人的细胞表面都带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抗原,这是由许多基因控制的、性状多样的抗原,称为人类组织相容性抗原,简称HLA,是一组多种抗原的总称 。除遗传密码完全相同的同卵双生子女和“克隆人”与其模型人以外,人与人之间的HLA各不相同,这就像人与人之间的脸蛋和指纹不会完全相同一样 。理所当然,当外来的器官进入人体后,只要免疫威力能达到的地方,免疫系统就会识别出外来器官上的抗原与自己身体内的抗原不同,对其加以攻击,最终引起移植进来的器官功能迅速衰竭、死亡,称排斥反应 。按排斥反应发生的程度和时间,排斥反应可分为超急性、急性和慢性三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