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尼根的守灵夜第二卷 芬尼根的守灵夜

很多朋友对于芬尼根的守灵夜和芬尼根的守灵夜第二卷不太懂 , 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 , 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 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1芬尼根的守灵夜一共几卷詹姆斯·乔伊斯的《芬尼根的守灵夜》 , 目前只有之一卷中译本 。
各种隐晦的用典、双关、铺垫等等等等 , 一页里面注释就占了差不多百分之八十 。作者本人也说过 , 这本书就是写给未来几百年的三百个人看的 。
作者用了17年的光阴写出《芬尼根的守灵夜》作品 。1939年 , 《芬尼根的守灵夜》出版 , 引发评论的 ***。《芬尼根守灵夜》具有百科全书式结构 , 对现代英语乃至欧洲语言采取了革命性颠覆的立场 。
由Mary Ellen Bute导演的电影《芬尼根守灵夜》( Finnegans Wake )1966年在美国上映 。《芬尼根的守灵夜》共八章 。
晦涩难懂
很多人觉得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已经算是一本“天书”了 , 然而跟他的《芬尼根的守灵夜》一比 , 根本不算什么 。
《尤利西斯》还能够理顺其中的情节 , 到了《芬尼根的守灵夜》 , 那便是读到每一个句子 , 仍然不知道他在讲什么 , 而且满篇都是他自己创造的单词 , 如果一个人英语足够好 , 那么也难以读懂原文 。
在中译本中 , 每一页左边是原书的译文 , 译文中还穿插着词语的多重含义 , 右边是密密麻麻的注释 , 翻译它的难度可想而知 。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芬尼根的守灵夜

芬尼根的守灵夜第二卷  芬尼根的守灵夜

文章插图
2芬尼根的守灵夜的创作背景 中世纪爱尔兰艺术、塞维利亚的伊斯多鲁斯(Isidorus of Seville)思想家以及《凯尔斯书》(Book of Kells)对《芬尼根的守灵夜》的创作带来灵感 。作者通过《凯尔斯书》作品 , 在中世纪文化和中世纪精神中汲取养分 , 借鉴中世纪艺术的充盈和崇高之美 , 获得了丰富的艺术内涵和文学美感 。《凯尔斯书》的宗教主题使乔伊斯在《芬尼根的守灵夜》中重新探讨人类的原罪及其与人类命运的关系 。
《芬尼根守灵夜》与哲学和科学有种种内在联系 , 它在总体结构上套用维柯的历史循环论 , 在形式和人物创造上借鉴布鲁诺等人的“对立统一”原则 , 在内涵上吸纳弗洛伊德、荣格的心理分析理论 , 在语言革命上参照了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中的互补原理、测不准原理等观点 。它把玄奥与平庸、神话与科学、现代观念与古老智慧结合在一起 , 在表现科学与哲学导致的世界变革方面是本世纪的杰作之一 。
《芬尼根的守灵夜》中对希伯来经典、莎士比亚戏剧、古代宗教、世界历史的引用与隐喻 , 和对外语词汇的大量借用都足以证明他阅读的世界性 。挪威的“现代戏剧之父”易卜生是乔伊斯终身敬仰的作家 , 而亚里士多德、阿奎那和维柯的美学思想都对乔伊斯的创作理论与实践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
从近现代爱尔兰的政治格局来看 , 天主教势力、民族主义者、和政治保守力量一直居主流 , 然而数千年来外族的不断入侵不断改变着爱尔兰 , 有时也成为爱尔兰命运的决定性力量 。所以乔伊斯在《芬尼根的守灵夜》中对历史的关注也自然地把与爱尔兰关系密切的其他民族历史作为一个重点 。
1904年乔伊斯离开爱尔兰 , 自我流放欧洲时认为爱尔兰是两个主人的奴仆 , 一个是英国人 , 一个是意大利人——两个主子大英帝国和罗马天主教庭 。几个世纪以来不列颠帝国的统治与天主教对爱尔兰民族精神的束缚 , 加之爱尔兰内部的腐败与无休无止的天灾人祸 , 使得这个曾经拥有悠久文化与文明的宝岛变成了一个饿殍遍地、瘟疫肆虐、民不聊生的地狱 。
爱尔兰历史与《芬尼根的守灵夜》
乔伊斯的祖国爱尔兰曾经是大西洋上一个风光秀丽 , 物产丰饶 , 文化灿烂的岛国 。但从公元10世纪开始 , 欧洲大陆的入侵者接踵而至 , 特别是12世纪英格兰势力开始进入爱尔兰 , 到了乔伊斯所生活的19世纪末到20世纪上半叶 , 爱尔兰已经成为欧洲最贫穷的地方 , 也是西欧唯一的殖民地 。天灾、外族入侵、内乱纷争几乎构成了整个爱尔兰近代历史 。乔伊斯曾经这样描述自己的祖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