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的传说「黄芪的来历」

今天给各位分享黄芪的传说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黄芪的来历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1中医基础知识|黄 芪黄芪性甘,微温 。归脾、肺经 。古作黄耆,李时珍释名曰:“耆,长也 。黄耆色黄,为补药之长,故名 。”
黄芪·苏东坡
孤灯照影日漫漫,拈得花枝不忍看 。
白发敲簪羞彩胜,黄芪煮粥荐春盘 。
东方烹狗阳初动,南阳争牛到作团 。
老子从来兴不浅,向隅谁有满堂欢 。
介绍
黄芪,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 。主根肥厚,木质,常分枝,灰白色 。茎直立,上部多分枝,有细棱,被白色柔毛 。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 。产于内蒙古、山西、甘肃、黑龙江等地 。黄芪生用能生肌,炙则又能补中气 。黄芪甘温味微甜,利水排脓医下陷 。生用走表炙走里,气虚不固自盗汗 。
渊源
黄芪首见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名戴糁 。《名医别录》称戴椹 。
至《本草纲目》始称黄芪(芪又同耆),“耆,长也,黄耆色黄,为补药之长,故名,今俗称作黄芪 。
《景岳全书》曰:“黄芪,生者微凉,可治痈疽;蜜炙性温,能补虚损 。”
又《药品化仪》载:“黄芪,性温能升阳,味甘淡,用蜜炒又能温中,主健脾……在表助气为先,又宜生用 。”可见其具补气升阳、生血行血、托毒生肌、益卫固表、利水消肿之效 。然黄芪的诸多功效,皆源于其补气之功,故又有“补气诸药之最”的美称 。
传说故事
相传古时有一位老中医,姓戴名糁,善针灸术,为人厚道,待人谦和,一生乐于救助他人,一次因救坠崖儿童而死 。老人形瘦,面色淡黄,后人尊他“黄耆”,意为面黄肌瘦的老者 。老人去世后,其墓旁生长出一种草,人们便称之为“黄芪”,乃老人化身为草也 。黄芪入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古人写作“黄耆”,而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则是这样来解释它的名字:“耆,长也,黄耆色黄,为补药之长,故名” 。
功效作用
黄芪有补中益气、止汗、利水消肿、除毒生肌的功效,兼有升阳、益卫固表、脱疮生肌的作用,主治肺脾气虚咳喘、气虚自汗、气虚水肿尿少、气血不足之贫血、气虚血滞之偏枯等症 。
1.《神农本草经》:“主治痈疽,久败疮,排脓痛…补虚 。”
2.《本草汇言》:“补肺健脾,实卫敛汗,驱风运毒之药也 。”
3.《医学衷中参西录》:“能补气,兼能升气,善治胸中大气(即宗气……)下陷 。”
【黄芪的传说「黄芪的来历」】附方
脾气虚证 。
黄芪甘温,善入脾胃,为补中益气要药 。脾气虚弱,倦怠乏力,食少便溏者,可单用熬膏服,或与党参、白术等补气健脾药配伍 。
因其能升阳举陷,故长于治疗脾虚中气下陷之久泻脱肛,内脏下垂 。常与人参、升麻、柴胡等品同用,如补中益气汤(《脾胃论》) 。
若脾虚水湿失运,以致浮肿尿少者,黄芪既能补脾益气,又能利尿消肿,标本兼治,为治气虚水肿之要药,常与白术、茯苓等利水消肿之品配伍 。
黄芪又能补气生血,治血虚证亦常与补血药配伍,如当归补血汤(《兰室秘藏》)以之与当归同用 。对脾虚不能统血所致失血证,
黄芪尚可补气以摄血,常与人参、白术等品同用,如归脾汤(《济生方》) 。
对脾虚不能布津之消渴,黄芪能补气生津,促进津液的生成与输布而有止渴之效,常与天花粉、葛根等品同用,如玉液汤(《医学衷中参西录》) 。
肺气虚证 。
黄芪入肺又能补益肺气,可用于肺气虚弱,咳喘日久,气短神疲者,常与紫菀、款冬花、杏仁等祛痰止咳平喘之品配伍 。
气虚自汗证 。
脾肺气虚之人往往卫气不固,表虚自汗 。黄芪能补脾肺之气,益卫固表,常与牡蛎、麻黄根等止汗之品同用,如牡蛎散(《和剂局》) 。若因卫气不固,表虚自汗而易感风邪者,宜与白术、防风等品同用,如玉屏风散(《丹溪心法》) 。
托毒生肌
黄芪以其补气之功还能收托毒生肌之效 。疮疡中期,正虚毒盛不能托毒外达,疮形平塌,根盘散漫,难溃难腐者,可用黄芪补气生血,扶助正气,托脓毒外出,常与人参、当归、升麻、白芷等品同用,如托里透脓散(《医宗金鉴》) 。
溃疡后期,因气血虚弱,脓水清稀,疮口难敛者,黄芪补气生血,有生肌敛疮之效 。与人参、当归、肉桂等品同用,如十全大补汤(《和剂局方》)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