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芳礼事迹的点评 白芳礼事迹

大家好 , 小编来为大家解答白芳礼事迹这个问题 , 白芳礼事迹的点评很多人还不知道 ,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白芳礼资助了多少大学生?白方礼生于1913年 , 祖辈贫寒 , 13岁起就给人打短工 。他从小没念过书 , 1944年 , 因日子过不下去逃难到天津 , 流浪几年后当上了三轮车夫 。
靠起早贪黑蹬三轮车糊口度日 , 经常挨打受骂 , 让人欺负 , 再加上苛捐杂税 , 终日食不饱腹 。解放后的白方礼 , 靠自己的两条腿成了为人民服务的劳动模范 , 也靠两条腿拉扯大了自己的4个孩子 , 其中3个上了大学 。同时 , 他还供养着20岁就守寡的姐姐 , 并支援侄子上了大学 。一个不识字的老人 , 对自己能用三轮车碾出一条汗水之路 , 把子女培养成大学生感到无比欣慰 。老人的儿子回忆说 , 父亲虽然没文化 , 但就喜欢知识 , 特别喜欢有知识的人 , 从小就教导他们好好学习 , 谁要学习不好 , 他就不高兴 。
1994年 , 时值81岁高龄的白方礼在一次给某校的贫困生们捐资会上 , 把整整一个寒冬挣来的3000元钱交给了学校 , 校领导说代表全校300余名贫困生向他致敬 。老人一听这话 , 思忖起来:现今家里缺钱上学的孩子这么多 , 光靠我一个人蹬三轮车挣的钱救不了几个娃儿呀!何况自己也老了 , 这可咋办?老人的心一下沉重了起来 。回到车站他那个露天的“家”后 , 老人硬是琢磨了一宿 , 第二天天还未亮他就把儿女家的门给敲开了 。
儿女们看老人气喘吁吁地挂着一身霜露 , 不知有啥急事 。老爷子要过一碗水 , 拍拍衣襟上的尘土 , 说:“我准备把你妈和我留下的那两间老屋给卖了 , 再贷点钱办个公司 。名字都想好了 , 就叫‘白方礼支教公司’ 。”儿女们你看我 , 我看你 , 说:“爸 , 您老看怎么合适就怎么办吧 。”老人乐不可支 。“爸 , 我们嘛也不担心 , 就是担心您老这么大年岁还……”白方礼朝儿女们挥挥手 , 说:“啥事没有 , 你们开口支持我办支教公司比给我买罐头、麦乳精强百倍 。”老人猛地一按车铃 , 伴着清脆悦耳的“丁零零”声 , 消失在晨雾之中 。不久 , 由市长亲自给白方礼老人在紧靠火车站边划定的一块小地盘上 , 全国惟一的一家“支教公司”———天津白方礼支教公司宣布正式成立 。开业伊始 , 他对受雇的20来名员工非常简明地说了办公司的宗旨:“我们办公司要规规矩矩挣钱 , 挣来的钱不姓白 , 姓教育 。所以有一分利就交一分给教育 , 每月结算 , 月月上交 。”
“白方礼支教公司” , 其实它起初只是火车站边的一个8平方米的铁皮小售货亭 , 经营些糕点、烟酒什么的 , 方便南来北往的旅客 。售货亭上面悬挂着一面南开大学献给老人的铜匾 , 写着“无私资助志在其才” , 使这间售货亭显得格外光彩 。凭着卖掉老屋的1万元和贷来的钱作本钱 , 慢慢地雪球越滚越大 , 公司由开始的一个小亭子发展到后来的十几个摊位 , 连成了一片 。最多一月除去成本、工钱和税 , 还余1万多元的利润 。
不知道的人以为白方礼老人当了董事长 , 这下可以坐享清福了 。可是他不但照常蹬三轮车 , 而且加大了对自己的压力 。他为自己规定了每月收入1000元的指标 , 每天要挣30到40元 。“我还是像以前一样天天出车 , 一天总还能挣回个二三十块 。别小看这二三十块钱 , 可以供十来个苦孩子一天的饭钱呢!”这就是一个耄耋老人的精神世界 。他尽自己的全部所能 , 烘托着一片灿烂天空 , 温暖着无数莘莘学子 。
为了让贫困的孩子们能安心上学 , 白芳礼老人几乎是在用超过极限的生命努力支撑着 。在十多年的时间里先后捐款35万元 , 资助了300多个大学生的学费与生活费 。而已是风烛残年的他 , 却过着极为俭朴的生活 。每一个见过白芳礼的人 , 都会心酸 。他一年四季从头到脚穿的总是不配套的衣衫鞋帽 , 那都是他从街头路边或垃圾堆里捡来的 。他每天的午饭总是两个馒头、一碗白开水 , 有时往开水里倒一点酱油 , 那已是“美味”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