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说原文及翻译「马说原文及翻译朗读」( 二 )


马说全文阅读:
出处或作者: 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马说全文翻译:
世间有了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 。千里马经常有,可是伯乐不会经常有 。所以即使有出名的马,也只是辱没在仆役的马夫的手里,和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的里面,不因为日行千里而出名 。
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吃完粮食一石 。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够日行千里,而没有喂养 。所以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但是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优点不能从外面表现 。尚且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都做不到,怎么能要求它能够日行千里呢?
策之不以其 *** ,喂养它不能够充分发挥它的才能,千里马嘶鸣,却不能懂得它的意思,只是握着马鞭站到它的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啊!
创作背景
《马说》大约作于唐德宗贞元十一年(795)至十六年(800) 。当时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以求得提拔,却一直未被采纳 。虽然没能得到重用,但他仍然声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 。后来的几年内,他相继依附于宣武节度使董晋、武宁节度使张建封,也并未得到特别的赏识,所以常常郁郁寡欢,并有“伯乐不常有”之叹 。他进京城应试以图做官,在京城上下奔走相告,待了十年之久,最终还是无限怨愤地离开了长安 。韩愈的坎坷遭遇正是写作《马说》的思想基础,而此文的另一用意是委婉地表白心迹,并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
文学赏析
《马说》是一篇说理文,但它似寓言而实非寓言,用比喻说理却并未把所持的论点正面说穿,更没有把个人意见强加给读者 。全篇几乎始终通过形象思维来描述千里马的遭遇,只摆出活生生的事实却省却了讲大道理的笔墨,这已经可以说是诗的写法了 。更巧妙的是作者利用了古汉语中不可缺少的虚词(语助词、感叹词和连接词),体现出一唱三叹的滋味和意境 。尽管读起来是一篇散文,但仔细品评,却俨然是一首发挥得淋漓尽致的抒情诗 。
文章的之一句是大前提:“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可这个命题本身就不合逻辑 。因为物质决定意识,伯乐善相马的知识和经验,必须从自然界存在着的千里马身上取得,然后逐渐总结出来 。所以有人曾认为韩愈这句话是本末倒置,是唯心主义的 。不可否认,从唯物主义原则来看,他这句话是错误的 。但把它作为诗的语言,却是发人深省的警句,是感慨万千的名言 。因为世上有伯乐这种知识和本领的人实在太少了 。于是作者紧接着在下文从正面点明主旨,一泻无余地把千里马的无限委屈倾诉出来 。正由于“伯乐不常有”,不少的千里马不仅找不到一个一般水平的牧马人,而是“只辱于奴隶人之手”,受尽了无知小人的腌臜气 。更令人悲愤的是这些宝马竟然一群群地死于槽枥之间,其遭遇之不幸、结局之惨痛真非笔墨所能形容 。当然,结果更是死不瞑目,谁也不把这些有价值的神骏称为千里马,它们的死也自然是毫无所谓的了 。“不以千里称也”这句话,包含着这样的意思:连同情它们的人都没有,更谈不上对它们的`死表示遗憾、惋惜和悔恨痛心了 。从文章表面看,作者说得已相当透彻;而实际上这里面不知有多少辛酸痛楚还没有尽情吐露,看似奔放,其内涵则甚为丰富,含蓄不尽 。这真是抒情诗的写法了 。
作者着力刻画“食马者”与千里马之间的矛盾,两相对照,既写出千里马的抑郁不平,也写出不识真才者的愚昧专横 。千里马在无人给它创造有利的客观条件时,英雄无用武之地;或虽欲一展所长而有力无处使,甚至到了无力可使的程度 。这样,它连一匹普通马也比不上,更别说实现它日行千里的特异功能了 。因此它的待遇也就比不上一匹“常马”,而它的受辱和屈死也就更不足为奇,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了 。不仅如此,像这样连“常马”都比不上的千里马,由于不能恪尽职守,还会受到极度的责难和惩罚,往往被无辜地痛打一顿——“策之不以其道”,在待遇上也就更加糟糕了——“食之不能尽其材” 。表面看“食马者”不是伯乐,不懂马语;骨子里却蕴含着怀才不遇的人面对那些愚昧专横的统治者就是申诉也无用这一层意思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