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新修订小学一年级推荐语文教案( 二 )


设计意图:这是一个语言的内化与外化的训练过程,把它画下来是语言图像化的过程,看着画把它编成故事又是一个图像文字化的过程,在这相互转化的过程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将得到有效的提高 。
教学反思
好的教师应该是刺激学生思维的诱导者,培养学生思维习惯的引路者 。口语交际课是启迪学生思维的重要课例,也能充分反映教师课堂的把握能力及知识水平等 。本课教师在课堂中充分运用自己的鼓励技巧,充当引导者、把握者和参与思考者,把课堂分成三个阶段:问题引入思考—在回答中思考—师生共同思考评价,达到了培养思维的目的 。特别是教师巧妙地采用弱化不成功方法和不给出最优答案而只给予普遍鼓励的办法,让每位学生有交流的机会,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其思维的活跃性,克服课堂出现只限于优生施展才能空间的弊端,也给学生的后续思考留下了充分的空间 。评价是比较高的思维方式,教师通过师生共同思考、评价的方式,把思维推向更高的层次,做到有普及、有提高,符合学生思维的成长特点,突破了教学难点 。
一年级语文教案2
《青蛙写诗》
课前准备
1.(1)制作有文中景物和生字的课件 。(教师)
(2)制作水珠、蝌蚪、青蛙等头饰 。(教师)
2.生字、生词卡片,收集并认识各种常用标点符号 。(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激趣,引入新课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
导学:(教师边讲故事,边在黑板上画简笔画)孩子们快看,我们的黑板变成了一个美丽的荷花池,荷花池里都有什么啊?(荷叶、荷花、小蝌蚪、水泡泡、一串小水珠)呀!下雨了!这时,从池塘里跳出一只青蛙 。它要给我们写诗了!
2.设疑导入:青蛙到底写了一首什么样的诗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青蛙写诗》 。
3.教师板书,学生跟着书写,齐读课题 。
4.学习“写、诗”这两个字 。通过定位联想法识记生字并组词 。同时强调:“诗”是整体认读音节,并且是翘舌音,引导学生反复认读 。
5.认识新偏旁“冖” 。
设计意图:导入环节,犹如一台戏的序幕 。利用简笔画画出本课的插图,激发学生的兴趣,讲故事般引出课题,学生在愉快的情绪之中入情、移情、陶情,并认识了生字“写、诗”,分散了识字的量,降低了识字的难度 。
二、初读课文,定位识字
1.导学:借助拼音自己试着读读儿歌,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并把本文要求认读的生字圈画出来 。
2.学生按要求自由拼读儿歌,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圈画生字,并把生字多读几遍 。
3.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感知生字的读音及课文的内容 。学生重点注意听清自己圈画的生字词的读音 。
4.多种形式读文 。先同桌互读纠错,再组内赛读,最后指名读文,其他学生从字音是否正确和语句是否通顺两个方面评价 。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环节本着这一原则,先让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然后与同桌、小组成员合作学习,最后班内汇报学习成果,使学生体会到自学和合作学习的乐趣 。
三、深入读文,随文识字
1.学习第1小节,认识“点、要”两个生字 。
(1)指名朗读第1小节,其他同学认真听,听后做出评价 。
(2)指导朗读,注意感叹句的读法,要读出青蛙的喜悦之情 。
(3)识记生字“点”,认识新偏旁“灬” 。“灬”有时表示尾巴,如在“燕”字中就表示尾巴;有时表示“火”,如在“热”“蒸”等字中就表示“火” 。
(4)识记“要”字,引导学生认读,并说说用什么方法记住它 。
(5)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写”“诗”“点”“要”,引导学生多种形式灵活巩固认读 。(小老师领读并组词,开火车认读并组词,班内竞赛抢读,猜一猜读 。)
2.学习第2~4小节,认识“过、给、当、串、们、以” 。
(1)导学:青蛙写诗了,它是怎样写的呢?都有谁来帮忙了?我们来看第2~4小节 。
(2)学生自由读文,圈画出谁来帮忙了 。
(3)学生汇报,教师板书: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并贴图 。
(4)出示第2小节,指名朗读 。
(5)导学:在这一节中藏着三个生字宝宝,你能找到吗?你是怎样记住它们的?
预设:
过:用加一加的办法记,辶+寸=过 。组词:过去 过来 过年
给:用加一加的办法记,纟+合=给 。组词:送给 给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