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如何把班主任工作做得有滋有味?先从解决这8大热点难点问题开始……( 二 )


甘肃省古浪县第五中学班主任丁国满、江苏省扬州市文津中学班主任吴志强给出了具体而实用的方法:丁国满告诉学生 , 考前紧张、恐惧、焦虑都是正常的心理状态 , 但当你把注意力集中到一道题的时候 , 专注与投入就会将其驱赶得无影无踪 。 当然 , 专注与投入的威力来自于平时扎实的功底 。 所以 , 从现在起 , 抛弃一切杂念 , 稳扎稳打 。 临近中考 , 吴志强在班里挂上了倒计时牌 , 倒计时牌由谁挂、怎么挂?倒计时牌挂好后 , 如何使其驱动力长久“保鲜” , 真正起到激励作用?吴志强赋予倒计时牌满满的仪式感 。 每天的倒计时牌交接仪式成了学生期盼的盛典 。 换掉的是数字 , 换上的是自信与力量 。
问题三:孩子玩手机游戏上瘾怎么办?
不少学生疯玩网络游戏 , 无论家长、教师如何提醒、批评都挡不住这股风 。 学生沉迷游戏已然成为我们必须正视的教育命题 。 今天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 , 人际交往显得尤为重要 。 而交往需要话题、需要共识 , 如今的学生生活场所单一 , 生活内容单一 , 所以游戏成为不可多得、可供探讨的话题 。 他们不仅交流游戏 , 也通过游戏找寻和建立人际关系 。
上海市中国中学班主任蒋凌雪认为 , 班主任面对这个问题不应只看表象 , 而应了解学生的真实心理 。 随着时代进步 , 游戏呈现的内容和形式越来越多样化 , 玩家在游戏中获得考验 , 打败游戏中的“敌人” , 战胜其他玩家 , 从中获得征服感与成就感 , 这是学生在枯燥的试题中无法体会的 。
浙江省温州外国语学校教师胡继东说 , 如果孩子在现实中的成就感比较少 , 往往会到虚拟世界中寻找 。 我们要为学生创设施展才能的机会 , 组织单词速记、知识抢答、手工制作、绝活展示等活动 , 让学生在班级生活中拥有自己的“高光时刻” , 从而获得游戏无法替代的成就感 。 当玩游戏不再是班级的主流 , “热议”“附和”的人少了 , 游戏也就“没意思”了 。
再者 , 面对玩手机游戏上瘾的孩子 , 家长的责任在哪里?面对媒体上常常出现的孩子花钱充值游戏等新闻 , 我们可以看到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 正是家庭教育的窄化与单一 , 导致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不足、亲子沟通不畅、没有建立理性的消费观 , 缺乏规则意识 。 怎么改变?家庭教育要拓展家长角色意识 , 变监督者为陪伴者、帮助者、合作者 。
江西省安远县九龙小学教师杜春蕾这样写道:“花一点时间了解孩子正在玩的手机游戏 。 当你能够跟孩子说‘你这个游戏最近在比赛啊!某某队打得不错’这种话的时候 , 沟通才真正开始 。 这是取悦孩子吗?还真不是!早在2003年 , 国家体育总局就已经批准将‘电子竞技’列为正式体育竞赛项目 。 作为家长 , 我们要认识到 , 孩子痴迷玩手机游戏其实与痴迷打乒乓球一样 , 没有必要妖魔化 。 既然乒乓球可以聊 , 手机游戏当然也可以聊;既然你可以让孩子教你打乒乓球 , 当然也可以向孩子请教手机游戏怎么玩 。 ”这种接纳的态度为后续的问题解决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
家长的角色意识应该是家庭教育行为有效的前提 。 很多时候 , 家长都是监督者 , 极具权威性 。 但许多案例告诉我们 , 孩子不仅不信你的权威 , 而且还会作出挑战权威的事来 , 甚至事发后关闭沟通渠道 , 使得家长无计可施 。 “家长具备了多种角色意识就会转变观念 , 精心设计教育内容 。 作为陪伴者 , 会关心孩子的情绪;作为帮助者 , 会理解孩子的困惑;作为合作者 , 会体谅孩子的难处 。 同时 , 家长要有丰富家庭生活的意识 , 诸如陪孩子骑行、跑步、阅读 , 与孩子交流观点和看法 , 获得家庭成员的共同成长 。 ”上海市中国中学班主任蒋凌雪如是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