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创新指数|北京大学首发院:北京研发投入水平全国领先

1月8日,《京津冀协同创新指数(2021)》由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发布。测度结果显示;2013-2019年,京津冀区域协同创新指数增长迅速,协同创新水平显著提高。其中北京的协同创新指数保持高速增长,是三地中增长最多的;天津的协同创新指数稳步增长,从2013年的440.48增长到2019年的506.86,增长了15%,而河北的协同创新水平取得明显进步,协同创新指数从100增长到295.40,增长了195%。

京津冀协同创新指数|北京大学首发院:北京研发投入水平全国领先
文章插图
《京津冀协同创新指数2021》是围绕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打造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的目标,由有关部门委托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研发的用于动态监测和评价京津冀协同创新发展状况的指数体系。
为更全面地测度京津冀协同创新的进展情况,本报告在界定区域协同创新的概念内涵的基础上,以京津冀协同创新的目标为导向,按照数据可连续获取的原则,构建了京津冀协同创新指数的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5个一级指标,分别是创新能力、科研合作、技术联系、创新绩效和创新环境,和11个二级指标、22个三级指标。基于指标体系,本报告测度分析了2013-2019年京津冀协同创新指数发展趋势,并从省级层面和地级城市层面对京津冀内部的协同创新水平和各一级指标的变化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政策建议。
基于对各一级指标的结果分析,本报告总结提出了京津冀协同创新取得的主要成效与存在的主要出问题。主要成效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
第一,研发经费稳步增长,北京研发投入水平全国领先,基础研究日益得到重视。京津冀的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从2013年的3.22%上升到2019年的4.19%,高于同期的江苏、浙江与广东。其中北京从2013年的5.98%增加到2019年的6.31%,且继续保持在全国排名第一的领先优势。2019年,北京基础研究经费支出比重为15.9%,高于上海8.9%的比例,更远高于全国6.0%的比例,正在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第二,创新产出迅速增长,北京高科技论文发表量全球领先,原始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京津冀SCI、SSCI和A&HCI论文数从2013年的171177篇增长至2019年的238743篇,增长了39.5%。专利申请数从2013年的171248件增长至2019年的408327件,增长了138.4%;北京高水平科技论文增长迅猛,“自然指数”排名全球第一。北京加大对原始创新的投入,标志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
第三,科研合作网络快速生长,网络密度不断提高,形成以京津为主轴,京保石为次轴的结构。京津冀论文合作关系总数从2013年的60增加到2019年的78,城市间关联度不断提高;网络密度呈现持续增长态势,2019年网络密度为1.000,与2013年的0.769相比,提高了30%;平均路径长度从1.231下降到1.000。2013-2019年京津冀科研合作网络结构较为稳定,北京与天津双核地位显著,京津合作仍是网络生长最为重要的动力。
第四,技术合作网络日益完善,技术交易总量增长迅速,京冀技术合作大大加强。2013-2019年,北京与天津、河北的技术交易项数及成交额均快速增长,京冀技术交易项数从2564项上升为3880项、技术交易额从34.91亿元上升为251.34亿元,分别增长了51.3%和620.0%
第五,地区间产业活动更为活跃,北京产业外溢效应明显,产业分工日益清晰。2018年末,京津冀法人单位在区域内跨省(市)的产业活动单位达到1.6万家,占区域内产业活动单位总量的5.5%,比2013年末增长180.2%。北京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产业发展服务化、高端化、生态化态势显著,与此同时河北和天津积极承接北京市的部分产业转移,三地间的产业定位与产业分工日益明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