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一下课就围住老师问问题的,都是学霸吗?( 三 )


文章图片

要知道就连动物都有好奇心,据科学研究,动物们都有离开舒适区去探索新信息的冲动,当然这主要是为了寻找食物和异性 。而人类和动物的不一样在于,我们对知识本身也有好奇心——
哪怕这个知识不能用来换取食物和异性,就只是一个抽象的东西,比如就是一个数学方程,我们也可以对此产生强烈的好奇心 。
学会一个新知识,这件事本身就能让人产生极大的愉悦感:
啊!以前不知道这个道理,原来是这么回事儿啊,跟我之前想的不太一样啊,这种认知上的升级更新实在太过瘾了!
有一个英文单词可以对应这种感觉,就是“mirth”,如果要翻译成中文,大概就是胡适说的那个“欢喜”:
“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
但是,终极问题来了:为什么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并不总是有好奇心呢?
你可以把学习想象成一辆蒸气火车,好奇心就是这个蒸汽机里的节流阀,作用是保持发动机内部的压力 。节流阀是让这个火车的压力刚刚好,在压力平稳的情况下,火车就能匀速前进 。这也是我们希望学习这件事能达到的状态 。

中小学|一下课就围住老师问问题的,都是学霸吗?
文章图片

所以好奇心就是那个,“你想知道的知识”和“你已经知道的知识”之间的差值 。
差值太小,你会觉得无聊,差值太大,你会感到茫然,好奇心被激发到最好的时候,就是那个差值对你来说刚刚好的状态 。
而显然,班里一大堆孩子,一方面他们好奇的点不一样,并且他们好奇心刚好被激发的那个值,也是不一样的 。
所以你看,回到开头的那个选择,学习材料能够就这么发给学生,然后指望他们自己去探索和发现,自己激发出自己的好奇心吗?显然不能 。
不但不能,实际上老师在因材施教这一点上还得有更高的要求 。老师在讲授的过程中,这个把学习材料喂给学生的速度,得正好适合他的好奇心水平才行 。
也就是说,理想状态下,学习进度应该是根据每个学生各自的节奏来 。
但这毕竟不现实,一个老师教几十个学生,学习材料又是统一的,所以一堂课下来一定是对有些学生太简单,对另一些学生太难,总之这两拨学生的好奇心,都已经泯灭了……
这还不是最差的情况,有些老师不但不按照学生的节奏走,反而生怕学生打乱自己的节奏 。这种老师想要的,只是在规定的时间内把准备好的内容讲完,然后学生们(尤其小学生)安安静静一动不动的听老师讲完,然后回去做作业 。
这还能叫上课吗?这大概只能叫广播 。

中小学|一下课就围住老师问问题的,都是学霸吗?
文章图片

所以老师真是一个非常难的职业,这里特指教学业务上的难 。
即便做不到一对一,一个优秀的老师也一定是尽量将教学内容结构化,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然后根据绝大部分学生掌握的情况,随时调整学习进度 。
这个老师,是在基于对本学科有充分了解的情况下,有意识的调动和调节每一个学生的好奇心 。
而且一个好老师更大意义上的价值,是让学生们明白应该对哪一类事情好奇,这恐怕更会受用终身 。
因为一个人如果只是遵循生物本能,那他对糖和脂肪应该始终没有抵抗力,就好像人们天然的对娱乐新闻和八卦之类的东西好奇 。但在一个好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会明白那种有结构、有层次的真知识是充满魅力的,我们对这样的东西越来越有好奇心,我们的品位也会随之而提升 。

推荐阅读